第06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平稳增长保民生 转型攻坚促发展
切实加强冬季麦田管理
图片新闻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文明花开宝丰寨
小小芝麻糖 走向大世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稳增长保民生 转型攻坚促发展
——示范区2015年九大亮点大盘点
作者: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5年对于示范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和“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的总思路,坚持以产城联动带动城乡一体,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把稳增长作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努力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经济运行总体健康平稳。去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1亿元,同比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87.9亿元,同比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5.4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2.9%。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8.8亿元,增速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8亿元,增速15.7%;固定资产投资139.9亿元,增速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增速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亿元,增速15%。

  亮点一

  项目建设 龙头带动

  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保态势的关键之举。示范区一是抓开工,促进度。去年确定新开工、续建重点项目152个,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9个(含1个市直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27个(含2个市直项目)。去年截至10月底,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联审联批事项完成181个,完成率95.8%,在建项目总数10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21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20.3%;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34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19.4%。到去年年底,56个项目建成投产,竣工投产工业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3.5亿元。二是抓争取,强投资。加强对上沟通,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并围绕重点支持领域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方向,争取工业结构调整、卫生教育投资建设等项目资金4053.8万元。三是抓储备,增后劲。去年谋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包项目133个,总投资439.66亿元。拟申报重大工程包项目40个、市重点项目40个。

  亮点二

  开放招商 积蓄后劲

  围绕去年年初确定的招商引资“1132”目标(即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签约项目合同总投资达到200亿元),示范区扎实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去年,共引进各类项目78个,总投资102.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重大项目有投资18.3亿元的航空航天3D制造焦作基地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中国通号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9.5亿元的焦作新田国贸360广场项目、投资7亿元的银江智慧城市项目、投资5亿元的华科能源高端安全阀生产项目、投资2亿元的测绘装备与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等。

  亮点三

  工业增长 集聚发力

  围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手续办理慢、融资难等突出问题,示范区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支持优势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经营,力促工业平稳健康运行。去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9.4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利税13.7亿元,同比增长9.6%。一是优化服务。实行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坚持每月走访一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梳理各类问题,建立工作台账,限期销号解决,已办结14家企业的规划、建设、房产等手续,为企业发展清除了障碍;分行业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促进辖区企业的产销对接、产需合作对接,推进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引导有发展潜力但当前面临困难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伙伴、与行业龙头合作。卓立膜材料的破产重整、卷烟材料等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做强载体。积极推进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调整工作,留足工业发展空间。目前,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请示报告、“五规合一”总体发展规划报省发改委待批。三是激活金融。设立1000万元的应急转贷资金、1000万元的“助保贷”风险保证金,为2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及时高效解决企业上市、挂牌工作中的问题,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总数达到2家,培育上市、挂牌后备企业12家。四是创新转型。焦作高新区升级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河南省第七个国家高新区。制定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4项支持政策,安排3500万元财政资金,鼓励企业研发新品、新上项目、加快发展。组织正旭精密、华晶钻石、天益科技3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宇建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个、省级重大项目2个、市级科技专项3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8个。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批合作的5个项目顺利投产,实现产值1.3亿元,同时新签约项目4个。科技大市场投入运营,已为辖区5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亮点四

  强化承载 提升功能

  示范区坚持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态优势摆在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去年安排道路、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33个,目前在建项目20个,黄河路(中南路至中原路)、南洋路(中南路至中原路)等重大道路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全年新增城市道路3.1公里。二是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同步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全年新增各类管网38.2公里、城区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焦作科技总部新城、正大国贸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商业综合设施加快建设,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开工建设,韩公教育园区幼儿园部二次结构施工、小学部基础施工正在进行。三是城市水系初步建成。辖区城市水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总投资23亿元。去年,大沙河12公里防洪治理主体工程完工,生态综合治理初具规模;大沙河带状湿地大堤全线贯通,绿化工程基本完工;灵泉湖形成1000亩水面,吴泽湖基础工程开始施工。

  亮点五

  业态创新 领先全市

  以智谷·焦作园区建设为抓手,示范区聚合资源,优化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腾云电商产业园一期工程8万平方米建成投用,二期工程正加快建设。腾云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66家,其中22家企业投入运营,9家企业正在装修、招聘,众创空间在孵创业项目35个,预计园区全年实现线上交易额10亿元。浪潮云计算中心签约18家企事业单位;韩国跨境电商开始网上运营;北斗智能电商物流项目去年年底投入运营;百度区域运营中心累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5000余家;360区域运营中心签约企业167家;慧聪产业带签约服务本地企业164家;21家工业企业开始触网营销,全年可新增20%以上的销售收入。

  亮点六

  民生改善 社会和谐

  示范区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是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去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的10项重点民生工程和区定10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预计全年民生财政支出7.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75.5%。二是就业社保得到加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431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标政策落实到位,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2420万元;调整养老补贴发放标准,累计发放被征地养老保障金201万元、农村养老补贴资金2102万元;履行政府兜底责任,及时拨付各类民政优抚资金2002万元。三是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去年,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986万元,拨付“一事一议”农村公益项目奖补资金228万元,争取农业项目资金3032万元,投资660万元支持农村道路建设维护,投资500万元构建城乡一体的垃圾运输体系。四是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韩公教育园区加快建设,其他教育基建、卫生基建工程顺利推进。五是环保集中整治成效显著。认真整改环保部反馈问题。扎实推进大气环境、水环境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治理道路、项目工地扬尘,巩固露天烧烤取缔成果。强力推进煤场整治,62家煤场清理到位,拆除选煤设备89座,复耕土地220亩。六是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结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安全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将全区划分为715个网格,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及时、高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亮点七

  深化改革 助推发展

  示范区对照市改革办明确的改革重点,突出抓好事关稳增长的改革事项。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积极谋划编制、推介申报PPP项目,申报总投资133亿元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道路、东南片区道路、城中村改造和太极小镇4个PPP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与建行焦作分行合作设立5.8亿元政府性融资贷款项目,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行政服务大厅建成投用,整合区级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3项,实行“三证合一”代办制。

  亮点八

  机制创新 狠抓落实

  示范区实行区领导班子成员包项目、包企业、包乡镇、包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包困难群众的“五包”责任制,班子成员带头干、领着干,深入基层一线推进工作。严格落实项目推进“七个一”工作法,将去年确定的所有项目全部分包到六个重点工作组,由各组的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通过逐月确定开工项目、每周召开项目例会、每天深入项目现场等方式,心贴心服务项目、沉下去解决问题,形成项目建设合力。逐月印发重点工作台账,专题、专案、专业推进工作;建立周例会、月通报、季观摩、年终总评、部门互评等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纪工委书记任组长,管委会办公室、组织、纪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导工作组,保障工作高效落实。

  亮点九

  党建强基 凝聚民心

  示范区坚持抓党建、强基础、促发展,弘扬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努力在全区形成干事创业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作风建设新常态。一是落实“两个责任”。去年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并由主要负责同志对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点评。在机关选聘14名兼职纪检监察员,完善了区直机关监督体系。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对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单位实行书面廉政提醒,去年共发现问题32个,发出廉政提醒22份,提出整改建议55条,对党员干部开展提醒、诫勉和问责谈话30人次,做到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严肃查办案件,发挥震慑作用。强化协作办案,去年1~10月份,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72件,立案26件,党政纪处分25人,其中科级干部8人。二是持续正风肃纪。对照“三严三实”“三查三保”要求,以“守纪律、明职责、敢担当、比奉献、争一流”为主题,在全区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活动中,全区各级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6项要求,深入农村、项目、企业等基层一线,查问题、建台账、抓整改,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真心真情服务群众,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信访积案得以解决,一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得到化解,一批长期困扰项目的拆迁进地等“老大难”问题得到破解。去年1~10月份,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督查10余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8起,党政纪处分18人。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找准抓实基层党建的薄弱点、着力点,以“五好”(好班子、好制度、好阵地、好载体、好环境)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去年,村级组织共决策重大事项230余项,给农村工作带来了新变化,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运转良好;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化解;选聘基层党风监督员104名,实现了基层党风政风常态化监督。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