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所取代。
“十二五”收官之年,资本大潮几度吹皱春水,“互联网+”、大数据、“双创”等新名词层出不穷,一切行业随时都会变成传统行业。深处变局,前所未有。
危中有机,危亦是机!
频繁的迭代声中,千年古县修武紧扣时代的脉搏,乘势而上,踏浪前行——
夯实执政地基。以民心导向统筹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党员干部戮力一心,28万人民凝聚合力,应“招贤令”,献“金点子”,实现“众人划桨开大船”。
破解发展密码。站高位、谋大势,探寻隐蔽规律,以行业龙头为引领,强集群、促发展,汽车产业实现无中生有,“飞地经济”落子布局,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蹄疾更需步稳。景城融合战鼓声紧,“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建设快马加鞭,战略性新兴产业“借梯登高”,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云台古镇动工、澍青医专奠基、华南医电开建,中国500强海航集团、中国演艺巨头华谊兄弟等行业先锋纷纷签约……这些,为古老的宁邑大地注入勃勃生机。
风起于青萍之末。步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早已悄然融入修武的发展步伐。
城之略,城之运,民之福!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2016年,修武将奏响新的发展强音!
“双拼”奏响产业发展最强音
2015年,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修武县制定“拼增长、拼发展”82条硬举措,以产业龙头为引领,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布局发展新兴产业。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7亿元、增长18%,居六县市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7亿元、增长12.4%,居六县市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4亿元、增长16%,居六县市第一位。
抢滩发展制高点。站位全局,提早布局落子,超前谋划发展;问道学者,12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受邀莅修,把脉问诊产业发展;聘请高参,由全球顶尖产业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为产业发展编制规划,使修武率先进入全省战略规划大盘子。
苦练招商内功。成立9个专业产业攻坚小组,探寻隐蔽规律,建立大数据库,搜集全国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捕捉产业发展的前沿资讯;建立专业化服务企业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2015年,新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344.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8个。
资本汇聚“洼地”。 修武县产业集聚区成功晋级省一星,荣获“市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整体开发、集群引进”建设模式成为全省产业聚集区典型。好利来甜蜜小镇、七贤文化古镇相继落户修武,总投资20亿元的云台古镇项目开工奠基。和郑州市金水区强强联合,采用“飞地经济”模式,打造总投资达50亿元的特色工业小镇。
工业支柱持续壮大。2015年前11个月,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2%,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32亿元,税收收入完成1.4亿元。
聚焦“养”字精准发力
抓住国家加快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的契机,修武县聚焦“养”字,以“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建设为核心,承接旅游发展汇聚而来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依托郑州建设2049国际商都战略布局,构建以云台山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集聚地。
专家纷沓而至,带动行业龙头、前沿先锋纷纷落户修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京被修武的自然禀赋所吸引,主动促成生物高技术方面国际领先的北京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修武的合作,投资3亿元建设集生物芯片检测、旅游调养等为一体的高端医疗旅游服务体。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牵线搭桥,世界500强海航集团和修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包括院士工作站和总投资100亿元的修武县云台健康小镇在内的8项合作。
投资大鳄云集,雁阵效应凸显。总投资10亿元的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修武校区项目破土动工;河南东方太极实业有限公司与华谊兄弟文旅演艺联手,投资8000万元,共同打造慢生活养心区;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建集“研、产、医、教”为一体的医疗电子器械产业园。
旅游“触电”驶入转型快车道
中流击水舟行疾。曾经创造出“云台山效应”的修武县,插上智慧的翅膀,以景城融合战略为着力点,突出云台山、圆融寺两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对排定的24个、总投资87.3亿元的重点旅游项目进行定期督导,推动旅游业的展翅高飞。2015年,共接待游客773.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57亿元,分别增长11.05%、13.7%。
求贤若渴嘉宾至。九大名山相约云台山共话发展,首届中国云台山太极论坛如约而至,近20名中原互联网大咖齐聚宁邑,论道“互联网+”时代修武发展。
云台山官网、APP、微官网、微博、微信“五位一体”的自媒体平台实现了信息发布、游客互动全覆盖;B2C和O2O模式齐头并进,景区自有电子商务平台乘势崛起,与旅游电商龙头开启战略合作,使景区智慧旅游再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绿富美”
素有“黄河之滨小粮仓”美誉的修武,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落实惠农政策,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迈步“绿富美”。
农业小县实现大担当,粮食总产实现“十三”连增,小麦高产创建再创“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98公斤、整乡推进平均亩产678.5公斤”两项全国新纪录,6年创下15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为河南省四家之一、焦作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农业产业化集群效应凸显。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6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0家。大用肉鸡和伊赛牛肉跻身全省重点畜牧产业化集群,伊赛牛肉成功上市。
修武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列入市十大战略项目,一批批“高富帅”的农业项目相继落户。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速生星柳丹参种植基地等项目初具规模,云台山医药科技产业园和修武莱骏花卉基地等新引进企业均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6亿元的同根源生态度假区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生态旅游牡丹项目相继签约。
夯实根基赢点赞
爱民是最大的担当。修武县大胆创新,把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心导向“硬币”的一体两面,摆在同等位置,探索出党政合理分工,算好“政治、经济”两本账,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地基”,实现群众满意、发展增速“双赢”。
先试先行,修武县建立基层民主双激励机制,制定农村干部民心导向评议细则,以民意作标尺、群众当裁判,考评乡镇及村基层党员干部,用一件件实事、好事惠群众赢民心。党员干部受激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同时,大力推进践行民心导向全覆盖,全县4470余名党员干部与5.5万余户群众结“亲戚”,并运用大数据库,构筑起“全覆盖、结构式、网格化、可抽查”的服务群众体系。
向民心之难宣战。从解决群众难题隐患和建议入手,县委抓收集、政府忙落实,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难题隐患和建议工作大会,向群众发放民心大礼包。目前,收集到群众反映的难题隐患和建议2860余条,确需解决的有312条,已经解决241条,直接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
党建元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处得到体现。通过佩戴党徽,悬挂“人民至上、共产党好”等横幅,设置党员示范岗、先锋岗等5大项17小项的具体工作,修武县把党建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使爱民实事充分转化为广大群众内心深处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同和拥护。
赢得民心汇聚成发展新动力。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各项重大决策中,献出“金点子”,把对家乡的热爱和满意汇聚成闯关夺隘、推进改革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修武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16年,修武将继续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景城融合”和推动“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建设,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创业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不懈努力。
突出产业攻坚,加快实施景城融合
围绕健康养生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商务、特色小镇、大文化、大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力争再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品牌项目。跟踪推进北京博奥、华南医电、澍青医专等已落地项目,重点抓好云台古镇、健康小镇、七贤古镇、好利来甜蜜小镇等7个已签约的特色小镇项目,努力打造“中国养生地”核心区。积极谋划一批PPP项目,建立PPP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土地开发、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周调度制度,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重点项目开工、竣工、投资“三个百分百”。
突出集群集聚,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企业,力争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家,培育院士工作站企业1家。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突出抓好特色工业小镇、电子信息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龙瑞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层次和品质。加快推进企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好22家重点企业培优扶强。加快银企俱乐部建设步伐,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力争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
突出转型提升,促进旅游上档升级
持续推动云台山上市,推进百家岩文化展演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旅游指标“两高一低”,即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游客投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强化市场开拓,创新宣传营销策略,运行好“云台山号”旅游专列、京沪旅游服务中心、韩国办事处。加快编制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突出增收富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台创园同根源生态度假区、生态旅游牡丹等已签约项目建设,跟踪对接云台山旅游观光农业植物园区、世界国花博览园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展示、农事体验等农业新型业态。巩固创建成果,积极探索实现粮食超高产的新途径,力争再创全国新纪录。围绕农畜产品生产优势,开展上下游产业招商,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化水平。
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夯实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吴泽湖、云台山旅游景观大道、台创园神农湖、宁城路西延等新建续建工程,不断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好城区道路改建绿化工程,启动城区供热工程招商工作。开工建设高铁广场二期、韩愈文化广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文化水系、展示中心等市政工程;加快推进云台古镇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5亿元。狠抓城市精细管理,打造景观样板路、示范路。积极探索打破城乡环卫二元体制新途径,大力实施城管下乡、政府购买服务处理农村垃圾、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等新举措,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民生保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卫生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各乡镇试点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不断强化住房保障。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加快推进云台山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区街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深化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积极探索新农合综合支付制度改革。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项目,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启动建设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养老实训基地。持续强化农民工工资保障,深入开展蓝天碧水行动,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修武”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党建统领,凝聚发展合力
以落实《关于围绕民心导向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和践行“民心导向”服务群众全覆盖等党建工作制度为重点,持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认真贯彻落实“4+4+2”党建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三级四岗”党建责任制,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靠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加大经费投入和人员保障力度,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其他党组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名。实施“耕耘计划”,力争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中新建党组织5家以上。全面推进农村、机关、景区、学校、医院等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全面覆盖。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修武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