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高端定位 规划先行
如果说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首雄壮激越的协奏曲,那么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建设就是其中雄浑的一章。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认清职责,找准定位,激情演绎,在中原崛起、焦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大舞台上创新发展,进取有为。
从2012年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划归中站区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该集聚区在中站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认真落实“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体要求,全力打造西部工业城,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14年,该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5亿元,税收收入3.62亿元,年末从业人员1.13万人。2015年,该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1亿元,税收收入3.98亿元,年末从业人员1.56万人。
不断优化空间布局
中站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产业集聚区“三规合一”“五规合一”等空间布局要求,2012年,修订完善集聚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优化集聚区产业空间布局,并率先通过了省级总体环评、安评,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为进一步突出现代化工主导产业,中站区聘请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围绕循环发展和产业链条关联等方面,科学规划、高端定位,编制了集聚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集聚区主导产业招商图谱,使得集聚区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主业优势更加明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向更加明确。
招大引强 突出主导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该集聚区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五个一”招商机制,围绕清华大学编制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集聚区主导产业招商图谱,以延伸、提升氟、钛、锆、锂、硅五大产业链条为重点,突出补链、延链、强链和产业关联,开展有针对性地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链条上关联配套企业,着力通过“循环扩张”和“链条拉长”,推动产业向精深化、规模化发展。该集聚区4年来共引进项目72个,总投资15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4.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30.7亿元的河南三木工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河南奋安铝业高端铝型材项目等一批省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并加紧推进投产运营。
项目带动 集群发展
不断扩大经济总量
项目带动,集群发展。该集聚区围绕佰利联、多氟多等龙头企业,积极谋划实施了投资30亿元的三木工业园、投资22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投资20亿元的奋安高端铝型材、投资10亿元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投资10亿元的富钛料等一批重大转型项目,初步形成了以佰利联为龙头的钛材料、以多氟多为龙头的氟化工、以风神轮胎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以三木工业园为龙头的表层处理材料、以鑫诚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和以太龙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4年来,该集聚区累计实施项目74个,总投资19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延伸链条,循环发展。该集聚区搭建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供应平台,集中要素供应,让生产要素在企业和链条之间循环无缝链接,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依托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延伸,形成“富钛料—钛白粉—涂料颜料”“六氟磷酸锂—锂离子电池—节能产品”“炭黑—轮胎—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新能源整车”等循环产业链条,初步实现“企业小循环、产业链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发展模式。
培大育强,龙头带动。该集聚区围绕多氟多、佰利联、风神轮胎等集聚区主导产业链中的旗舰型企业,坚持培大育强,重点引导、服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行“一企一策”:围绕多氟多公司,在强化原有无水氟化铝、六氟磷酸锂、锂电池等产出的基础上,鼓励并支持多氟多进军动力锂电池制造、动力总成,并以控股红星汽车为契机,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围绕佰利联公司,在做好投资22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投资10亿元的富钛料项目、投资1亿元的海绵钛等提质技改项目的同时,鼓励并支持佰利联强化资本运作,以收购龙蟒钛业为契机,促进钛白产业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围绕风神轮胎,在做好投资11.5亿元的年产800万套轿车子午胎扩建项目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投资88亿元的老厂区搬迁项目。目前,该集聚区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超亿元企业达到12家;超5000万元企业达到9家。未来1~2年内,多氟多、佰利联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风神轮胎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形成现代化工和汽车零部件两个超百亿产业集群。
健全制度,完善服务。该集聚区严格落实项目入驻联审联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分包走访、重点项目周工作台账等一系列制度,及时了解并协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企业洽谈、入驻等过程中,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制度,组建专门服务团队,协调解决土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的具体问题,本着“重大项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限时办结”的原则,形成了意向项目抓落实、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达效的项目建设格局。同时,与区公安分局结合,成立了集聚区公安特勤中队,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治理,严厉打击阻挠集聚区建设的违法行为,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环境,切实打造“投资到中站、事事都好办”的服务品牌。
科技支撑 自主创新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该集聚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焦作制造”向“焦作创造”转型、“焦作产品”向“焦作质量”升级。目前,该集聚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3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个、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个、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个,1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企业。多氟多、佰利联、淼雨等6家企业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87项;该集聚区内有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8个,知名商标20个;佰利联获得市长质量奖,风神轮胎获得省长质量奖。
大力投入 完善配套
不断提升承载能力
该集聚区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建成纬五路、纬二路2条道路,在建经四路、纬六路2条道路,同步敷设雨污水管网10余公里,改造规并电力电网20余公里,敷设供水、供热等各类管网10余公里,中站污水处理厂2013年投入运营,集聚区目前基本实现了供水、供热、供气全覆盖,项目建设和企业入驻的先决条件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产城融合 统筹发展
不断加快拆迁安置
中站区坚持把集聚区内村庄搬迁安置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快安置小区和配套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针对该集聚区拆迁安置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等情况,积极研究上级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4年来,该集聚区累计融资8亿余元,建成安置房61.8万平方米(和顺安置小区16.8万平方米、和美二期45万平方米),安置搬迁群众1.5万余人,腾出建设用地3000余亩,有效缓解了搬迁群众安置难的问题。目前,在建安置房32.8万平方米(和美三期17.8万平方米、和祥小区一组团1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群众8000余人,为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激情澎湃;因为有了追求,才会神采飞扬。“十三五”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大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善做善成、勇于担当的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将在国家、省、市改革发展旗帜引领下,引吭高歌、阔步前进,谱写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许来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