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罗宾·西尔,一个年逾花甲的英国人,10年前在我市儿童福利院建起全省首个孤残儿童重症监护中心,而今已将这样的监护中心扩展到省内其他4个地市的儿童福利院,使5个“爱心ICU”同时养护着400多个重度孤残儿童。
以先进的管理、优越的条件和无国界的爱心精心养护孩子;选择最好的医院,千方百计为孩子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截至2015年8月,他救助的重度孤残儿童已达2286名,其中半数孩子接受了手术治疗、520多个孩子被家庭收养,回归社会。
10多年的慈善事迹有多么感人?让我们走近他,去感受一颗爱心的力量。
中国儿童牵心弦
市儿童福利院4楼,整层都是重症儿童监护中心。与医院里重症监护病房不同的是,这里的走廊和房间内的墙面上绘满了生动可爱的卡通画,屋内的活动室与卧室之间是圆形门,就连房间名字也以“黄色”“粉色”“蓝色”“绿色”等来标注,保育员身着统一的暖色工装……这里,就像幼儿园一样温馨舒适。
这个重症儿童监护中心,就是罗宾·西尔(Robin Walter Hill)于2005年创建的,也是全省福利院中第一个重症儿童监护中心。
罗宾·西尔,英国人,现年68岁。他曾任某全球500强公司的中国区总裁,现在是新希望基金会(香港)的首席代表。
1994年,罗宾来到中国工作。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夫人周爱诗(Joyce Hill)博士和他们最小的孩子。一天,他的夫人提议去福利院看看孩子,可这一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看到儿童福利院有那么多孤残儿童需要帮助,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心种子发芽了。
4年后,当罗宾要离开中国时,他和夫人同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留下来,照顾中国的孤残儿童!很快,罗宾向他倾注了20多年心血的公司提出辞职,决定与夫人全身心投入到救助中国孤残儿童的事业中。
不久,他们就收养了一个中国孤残儿童。在他们的帮助下,这个脖子上长有巨瘤的女婴得到了手术医治和生活照料,身体已恢复正常,如今与罗宾夫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个家,怎么才能让更多孤残儿童找到自己的家呢?”罗宾夫妇为此一直在思考、努力。
誓让孩子望朝阳
福利院里,很多孩子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脊柱裂、脑脊膜膨出、膀胱外翻等重症。身为医学博士的罗宾太太建议,应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特别是对重症濒危儿童,应设立
专门机构进行重症监护。
建立“爱心ICU”,罗宾没有迟疑。1999年,罗宾在北京市顺义区建起了面向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的“希望康复中心”。该中心设置54张床位,接受全国各地需要医疗救助的儿童,负责为他们寻找医院,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制订康复计划。
“那时候,我经常把重症孩子送到罗宾的‘希望康复中心’。最多时一年送去过十多个孩子。”市福利院原党支部书记韩高级说,“罗宾很热情,在安排孩子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细心程度,让我惊讶、敬佩。”
“但是,往返接送孩子路途远,遇到冰雪天气,我们很可能长时间被困在路上。罗宾为人口大省的孩子着想,决定在河南创建重症儿童救助机构。”韩高级说,“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经协商,由我市福利院提供场地,罗宾负责设计装修,招聘、培训护理人员。2005年,全省第一个重症儿童监护中心在我市福利院开始运行。”
记者近日在市儿童福利院重症儿童监护中心采访时看到,尽管这里已经建成10年了,但依然能让人感到软硬件方面规格高、条件好,整体环境规范、整洁、舒适、温馨。该中心设有医护室、盥洗间、配餐间、洗衣间等。医护室内还有专门用于给孩子检查身体、换药、输液的护理台,几个玻璃柜里存满了药品和医用护理材料。孩子睡觉的房间,整齐摆放着带有护栏的小床,床上的被单干净整齐。
据了解,该中心能同时收住36个重度残疾孩子,配备保育员56人,还有一名外籍护士。这个护士要把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用英文输入到电脑,以便罗宾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孩子健康状况,也便于该中心及时与爱心机构的医生沟通。
重症儿童监护中心负责人孙玉华说,罗宾习惯把这里称作“希望之家”,他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对待孩子要视如己出,给孩子家一般的温暖,让他们看到希望。
爱心无边化苍海
“硬件设施好,只是表象,给这些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康复治疗,才是重症监护中心给孩子深层的爱。”孙玉华说。
“这些孩子吃的、用的都是质量最有保障的产品。比如,早产儿喝的奶粉,400克就价值180元;营养不良孩子喝的小桶雅培金装小安素牌奶粉价值200多元。但罗宾说,用在孩子身上再贵也没关系。”重症儿童监护中心营养师说。
他们对每一个孩子的照料都精细到喂水、喂奶量的记录。记者在《希望之家婴幼儿护理原则》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尽管我们会设法让他们适应各种惯例以便容易照顾,但请允许他们保留个性特点,比如某孩子喜欢在某时间进食、玩耍、睡觉等,尊重他们的习惯,他们才能愉快地生活。”
“对有治愈可能的孩子,罗宾会千方百计联系最好的医院。这个中心从建起到去年上半年,共救助过287个重度残疾孩子,其中一半的孩子接受过手术治疗。”孙玉华指着一个孩子说,“她叫马云芳,1岁,患先天性心脏病,在省人民医院做的手术,昨天我们才把她从郑州接回来,手术费花了20多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有15个孩子分别被送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大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记者看到,手术后的小云芳很安静,不时对阿姨笑。阿姨说,她手术前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喂不进奶,还一直发烧,情况非常糟糕。“罗宾·西尔总是找最好的医院,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们做手术。他常对我们说,一台手术能挽救一个生命,术后的孩子才有希望被人们收养,由此改变孩子的一生。”孙玉华说,“由于精心照料,近年来重
症残疾孩子的死亡率大幅下降。”
“近年来,罗宾把焦作儿童福利院重症儿童监护中心的管理模式先后移植到郑州、洛阳、信阳、南阳,目前,全省5个“爱心ICU”共照料重症孤残儿童400多个。1999年至2015年8月,罗宾已救助2286名残疾儿童,其中521名儿童被人们收养,回归社会。”罗宾的翻译兼助理玛莎女士说。
然而,就在罗宾呕心沥血救助中国孤残儿童时,其夫人于2003年不幸患病,终日头痛难忍,每天只能坐起2个小时。但是,她仍坚持留在中国,陪伴罗宾从事神圣的事业。
随着救助规模的扩大,罗宾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希望之家”聘用的保育员已超过700人。工作人员的工资、监护中心的医药设备和护理材料、孩子们的手术医疗费用和营养品等,全都由罗宾提供。早在几年前,罗宾夫妇已花光了所有积蓄,但他们面临的是没有终点的支出。所以,罗宾没有休息的时间,他整年四处奔波为孩子募集善款。新希望基金会提供的数字表明,罗宾已为中国孤残儿童投入资金1.78亿元人民币。
不久前,罗宾获得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荣誉称号。该奖项是我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罗宾是本届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外国友人。
慈善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罗宾的爱心脚步,一直坚定地走在没有国界的大地上。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怀川大地竞风流》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0391)8797351
手机:139381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