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逐梦十三五 奋进我当先·粮食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突出五大重点 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大亮点:谱写焦作粮食新篇章
把握大势 克难攻坚 再创辉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出五大重点 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再上新台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粮食局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每两年一届的春季运动会开幕式现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粮食流通工作成效、继续打造焦作粮食品牌的重要一年。”市粮食局局长杜拥军说,全市粮食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以焦作市荣获“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称号为动力,以依法管粮为重点,以确保粮食安全为落脚点,主动适应粮食购销形势新常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增强粮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系。促进粮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粮食流通科学发展。加强反腐倡廉、精神文明、人才队伍和行风建设,为焦作经济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我市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穿“一条主线”、抓好“两个确保”、实现“三个突破”、落实“十项工作”。“一条主线”即以优化粮食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两个确保”即确保粮食应收尽收、确保粮食安全。“三个突破”即发展粮油特产电子商务工作有突破、危旧仓房改造和智能化粮库建设工作有突破、“粮安工程”建设有突破。“十项工作”即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粮食购销、粮食物流、品牌建设、依法管粮、“粮安工程”、电子商务、粮油质量检测、军粮供应、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

  我市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社会粮食收购12.5亿公斤,其中托市粮不低于去年;主食工业化率达到30%;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80%;全市地方粮油(含成品粮)储备规模达到1亿公斤;专项储备粮100%实现“一符三专四落实”,商品粮达到“一符四无”标准;行业脱困取得初步成效;依托善融平台开办的焦作粮油特产电子商务网销额达到200万元;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和行风建设成效,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等荣誉。“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持续增强。

  今年全市粮食流通工作要突出以下五大工作重点:

  强化粮食流通基础工作,履行稳定粮食市场职责。发挥主渠道作用,夏粮收购做到应收尽收,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卖粮难”。加强与销区用粮企业的合作,开展代购代储、联营收购等经营方式,搞活粮食流通。按照事权与财权匹配原则,继续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完善粮食应急保障机构和机制。做好全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全方位、全天候掌握全社会粮食购销和库存情况。建立最严格的军粮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官兵吃上安全粮、放心粮。积极适应粮食“三量齐增”新形势,通过危仓老库改造、军粮设施升级改造等途径,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多建仓、建好仓,为夏粮收购服务,为全面实施“粮安工程”奠定基础。

  拓展粮食流通产业领域,引导粮食经济步入“新常态”。继续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与省内外知名企业联姻,共同打造区域性粮油产业园区和粮油加工旗舰企业,形成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带动“四化”协调发展的主食产业化支撑体系。推动粮油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依托焦作粮食优质高效和地方特产优势,利用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开办网上粮食交易电子商务店铺,培育无形粮食市场。完善焦粮集团运营模式,实现规模效应。加大成本管理力度,以精细管理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粮食协会的服务、协调与沟通作用,帮助支持企业走出去,实施粮食产销一体化发展战略。

  加强粮油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担当起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的任务;持续对全市粮食流通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以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粮食监督检查示范单位为动力,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执法水平,强化监督检查基础性工作;持续不断地对大型超市或粮油店进行质量抽检,引导市民消费。严格市场准入,打击无证收购粮食的行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依托传统优势,将焦作粮食品牌效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继续挖掘附着在优质小麦品牌之上的粮食文化元素,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和锲而不舍的推销,打造焦作粮食品牌,实现品牌效益。强化客户对焦作粮食的认知,提高焦作精品粮油的美誉度和经济价值,让焦作的优质粮走出去、走得好、走得远、有名声,逐步将焦作粮食的品牌影响转化为经济和效益优势。

  以“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平台,以智能化粮库建设为契机,推进粮库上档升级。以焦作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等11个库点智能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高起点建设“智慧粮库”。按照《河南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技术规则》,推广粮食储藏“四合一”升级新技术,推广绿色生态技术应用、推广“智慧粮库”建设。2016年上半年,市区和六县市智能化粮库试点建设开始,下半年,所有库点全面铺开。通过2~3年的实践,实现粮食收储可视化和动态管理改造,并通过市信息平台与省级平台联网。通过该工程建设,争取到2017年年底,将焦作建成全省第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高智能化粮库示范市。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郭利强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