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稳天下安。虽然目前粮食购销市场已全面放开,但作为主管全市粮食流通和粮食储备的部门,市粮食局仍然肩负着区域粮食安全的重任。”1月6日,市粮食局局长杜拥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局作为涉农部门之一,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农民和市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三农”政策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粮食流通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流通政策法规,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提高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效能与行业指导水平,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强粮食流通监管,确保粮食安全、宏观调控以及稳粮惠农政策的落实,推动全市粮食流通工作取得新发展,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搞好服务。
杜拥军说,新形势下,我市粮食流通工作总的发展战略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打造焦作优质粮油品牌为突破口,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契机,以依法管粮为重点,以确保粮食安全为落脚点,增强粮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系。促进粮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粮食流通科学发展。在确保粮食流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逐步实现行业脱贫、职工致富和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化的目标。推动粮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焦作经济转型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要通过创建中国优质高产小麦之都和粮油特产示范区建设两个载体,扩大和延伸粮食流通产业平台,搞活粮食贸易、做大主食产业、做精粮油电子商务。要树立跳出粮食谋发展的“大粮食”思维,依托焦作粮食优质高产稳产的独特优势,培育焦作粮食品牌,发展属于粮食部门经营的粮食生产基地,建立从土地流转到种子繁育、从粮食种植到粮食流通、从粮油加工到农超对接的粮食产业化发展体系,实现种植区域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产业化的最终发展目标。
杜拥军说,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下,我市粮食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在思想观念上,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向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服务式转变,强化法制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在管理角色上,由过去的“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身份,向“专职裁判”转变。在管理对象上,由过去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全社会粮食经营者转变。在管理重点上,要由管理粮食经营向规范粮食流通秩序转变。在管理手段上,要由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在管理方式上,要由过去的事前审批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转变。在工作作风和建设服务型机关方面,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支持基层,通过职能转变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促进粮食有序流通,确保地区粮食安全,让政府满意,使农民增收,让企业增效。
杜拥军说,国家“粮安工程”的持续推进,为粮食流通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及《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对粮食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省政府也出台了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粮食“三量齐增”趋势正在显现,粮食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倒逼供给侧改革任务艰巨,粮食购销不畅、需求不旺的基本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价格竞争更加激烈,仓容少、卖粮难等困难摆在面前,粮食市场走势比任何时候都难以把握。我们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三农”政策的指引下,树立底线思维,牢记部门职责,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制度落实,围绕区域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总目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实现焦作粮食经济健康发展,奋力开创焦作粮食流通工作转型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杜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