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版:逐梦十三五 奋进我当先·气化修武篇 上一版3
“气化修武” 铿锵前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2016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化修武” 铿锵前行

作者:本报记者 朱颖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修武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检查安全工作
  居民用户使用燃气
  修武中裕公司工作人员指导商业用户用气
  燃气锅炉
  修武中裕公司大文案门站
  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希望(左三)检查安全生产月工作。       钟 然 摄(本报资料照片)
 
   

  “再过几天,咱做饭也可以用天然气了。这事搁到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自修武县郇封镇大文案村敷设了天然气管道后,这些天,村民们聊天的话题总是绕不开天然气。就在大文案村村民憧憬着告别燃煤、改用天然气后的美好生活时,郇封镇大纸坊村的村民也有着同样的期盼。

  为了让大文案村、大纸坊村的村民早一天用上天然气,修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科副科长陈永升和同事已经连着两周没有休息,忙着和修武中裕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修武中裕公司)对接,尽快解决村民用气问题,争取在2016年农历春节前,让村民用上天然气,高高兴兴、热热乎乎地过大年。

  自2009年,修武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天然气引进修武后,经过6年的建设和发展,修武县中心城区实现燃气主管网全覆盖,乡村燃气主管网基本实现覆盖,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用上天然气这种绿色清洁能源。“气化修武”,在修武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铿锵前行。

  科学决策 超前规划

  作为全省旅游强县,修武县一直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

  2015年,为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适应竞争新态势挑战的需要,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焦作山水”“太极故里”两个品牌,推动焦作经济由二产主导向二、三产支撑转型提升,由旅游经济向养生经济转型提升,努力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

  经济转型如何转?如何打造“中国养生地”?围绕新的经济发展目标,修武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经济、提升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两项重要任务。只有彻底改变一次性能源结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只有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天然气,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只有加快“气化修武”的步伐,才能让修武县的环境更美,经济发展才能更好。

  对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修武县委、县政府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规划。修武县规划部门对全县燃气管网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经过6年的建设和发展,成果已初步显现。

  修武县小营工贸区聚集了众多企业,根据“气化修武”的发展规划,2013年,修武中裕公司的燃气管网敷设到该工贸区。天然气到了家门口,这样的好福利必须好好利用。修武县环保局抓住这一机会,组织企业召开燃煤锅炉改造工作会议,力求彻底解决污染问题。焦作市奥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食品生物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将企业的两个燃煤锅炉改造成为全自动化的天然气锅炉。

  今年1月6日上午,在焦作市奥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锅炉房内,记者看到,2台全自动化的天然气锅炉运行正常,整个锅炉房干净整齐,一名员工正在通过电脑屏幕监控燃气锅炉的各项数据。

  “天然气锅炉的优势一句话说不完。”焦作市奥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国平说。该公司自从改用天然气锅炉后,降低了生产损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该公司每年节约几十万元的费用,这笔钱用于生产,企业得到健康发展。

  张国平表示,从事食品加工业,环保测评要求非常高,天然气锅炉零排放的优势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计划再上2台4吨天然气锅炉,满足二期、三期的发展需要。

  2009年,在修武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的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上,焦作中裕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隋耀光了解到修武县的燃气发展规划后,当即决定在该县投资,将天然气引入修武县,让绿色高效清洁能源造福修武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修武中裕公司在筹备之初得到了修武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加快落实各类手续的办理。

  2009年5月,修武中裕公司成立。同年7月,修武县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开工建设。同年12月29日,修武县城区实现点火通气。“气化修武”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契机,还提高了修武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力协作 热心服务

  在燃气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修武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让全县居民尽快用上天然气这种绿色清洁能源,该县各级各部门加强协作,加快天然气的推广。

  2009年5月至2015年12月31日,修武中裕公司在修武县累计完成投资约1.25亿元,建成天然气门站3座、阀室2座、CNG加气站1座、高中压计量调压站1座,敷设修武县城至七贤镇(云台山)天然气高压输气管线22公里,在城区、产业集聚区以及铝工业园区、云台山景区、小营工贸区等地敷设中压管线100余公里。2015年,修武县天然气用户近1万个,用气量0.12亿立方米。

  “修武县推广天然气起步虽晚,但建设和发展最快,综合效益显著。”修武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在加快‘气化修武’进程中,我县各部门通力协作,满足了当地群众和企业的需求。”

  从引进天然气,到城乡居民用上天然气,梳理天然气在修武县的发展轨迹,处处彰显着修武县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的实干作风。

  云台山景区是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2013年,修武县委、县政府提出景区实现“无燃煤化”、提升景区环境质量的目标。该县住建局、环保局等部门立即落实,协助修武中裕公司建成七贤镇至云台山输气管线,实现了修武县城—七贤镇—云台山景区的中压管线全线贯通,解决了云台山景区无中压燃气管线的问题。

  燃气管网建成后,如何让商家尽快接受并使用天然气,这对修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云台山镇政府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为了让云台山服务区的300多户商家了解天然气的优势,县住建局主管领导多次帮助协调分支管线施工,云台山镇政府抽出专人和燃气市场开发人员一起走村入户调研,并给商户算了一笔经济账,把使用液化气、煤与使用天然气作了实实在在的对比,从而打动了众多商家。

  在云台山岸上服务区,郭记烩面馆的生意数一数二,该烩面馆在旅游旺季一天接待游客数百人。据该烩面馆的马福青介绍,以前使用的是燃煤和液化气罐,后厨师傅做一碗烩面需要10分钟时间。自后厨改为天然气灶具后,师傅做一碗烩面只需5分钟,大大提高了效率,营业额更是直线上升。

  “天然气干净卫生,又快又方便,生意当然也越来越好。”马福青乐呵呵地说。

  成效显现 集中发力

  修武县郇封镇大文案村有600多户村民,他们迫切希望天然气通到村里,自家也能用上“福气”。2015年年初,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科了解到该村村民的需求后,立即与修武中裕公司结合,规划建设燃气管网,解决村民的用气问题。大纸坊村的村民得知这一情况后,也立即进行了用气申请。修武中裕公司为了满足村民需求,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燃气管网的基础建设。预计2016年1月底,村民就可以用上天然气了。

  记者从修武中裕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以来,修武举全县之力,支持该公司的工作。作为一个有担当和社会责任的企业,该公司用100%的真心和诚心去服务用户,确保用户用气安全,回报社会各界对企业的信任。

  修武中裕公司总经理许建勋说,为了服务用户,2015年6月,该公司又与修武县工商管理部门联合成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服务质量,彰显公司“便民、利民、通民、信民”的宗旨。该公司与修武农商行合作,开通银行代收气费业务,大大方便了用户缴费。该公司还实行客户预约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修武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挥监督、检查、指导职能,经常对燃气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安排人员与该公司工作人员一起到山水文苑、幸福花园等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进行安全宣传,确保安全稳定用气。去年全年,居民用户入户安检率达到97%,上门服务处理维修累计800余次,用户非常满意。

  修武中裕公司秉承中裕燃气的优良传统,以“发展清洁能源,成就美好生活”为使命,秉承“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的企业宗旨,践行“敬业、执行、学习、超越”的企业精神,坚持诚信经营、文明服务,高度重视安全运营,以实际行动服务修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先后荣获焦作市住建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企业、修武县纳税先进企业等称号。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有了“十二五”的良好发展基础,在“十三五”期间,修武中裕公司计划建设汽车CNG加气站4座,满足修武及周边公交车、私家车及云台山景区部分旅游大巴的加气需求;使产业集聚区、各工业园区及云台山景区所有宾馆等服务业能源实现“无燃煤化”,使中心城区主要宾馆、饭店、洗浴等商业场所全部用上管道天然气。

  “气化修武” 六年发展数据一览图

  146304

  136259

  96549

  52389

  34684

  18884

  12260

  10856

  9743

  6745

  3918

  1013

  8687

  7074

  4466

  2942

  1352

  279

  76

  57

  36

  21

  10

  1

  年累计工商业用户量(户)

  4221.4

  4081.4

  3077.4

  1651.4

  451.4

  2.4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赵林峰摄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