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村记忆
冬天里想起一些花朵和植物
“猫腻”
以丑为美的网络红人
对任性雷言应当头棒喝
省小小说学会在郑成立
抓严会风会纪 开好地方“两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村记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假日游
  (水彩画)
  张恒中 作
 
   

  □王保成

  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年冬天,单位的小车载着我们的行李,把我和单位的一位领导送到了距离县城25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驻村开展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农村都在开展的一个专项教育活动。

  山村位于浅山地带,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山坡,村前是山洪冲积形成的石滩地。进村之后,接待我们的刘支书简单地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全村有百余家,数百口人,地虽不多,粮食也够吃,养羊和养蜂,是村民的主要副业,有的也用自家的四轮搞些运输,虽不富裕,收入也基本够家用,山里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知足常乐,所以民风很好。果真如刘支书所说,我们很快发现,这些山民天然纯朴、憨厚、善良、真诚,对工作组不仅没有排斥的敌意,而且还充满了好奇和敬畏。虽然这次我们驻村不是来扶贫的,不能在经济上给村民带来诸多好处,但因为教育活动以树立良德美风为主要内容,并且由于我们较好地处理了村里的几起纠纷,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支持。加上他们本来就热情好客,虽然我们吃的是派饭,但村民们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了远道而来的亲戚一样,争相让我们去他们家里吃饭。我们在村里结交了很多朋友,有干部,有群众,有老师。因为我们住在学校里,和学校的老师接触最多,关系也最近。

  学校的老师都是本村村民,他们的生活亦教亦农,有一定的文化,也不失农民的本色。张老师是这个小学的校长,爱说爱笑,狡黠而又不失可爱;范老师虽然不善言辞,但成熟稳重,做事周全;郝老师胖乎乎的,有点腼腆,一笑就没了眼睛;李老师说话粗门大嗓,咋咋呼呼;还有一位姓苏的女老师,是学校唯一的代课老师,她是村长的女儿,高中毕业,20岁出头,长得很漂亮,沉静恬默,不爱说话。

  带队的单位领导因为有家有室,所以每到周末,他都要搭车回家。我那时还是单身,离家又远,所以几乎每个周末都待在村里。作为农民子弟,我和这些老师们很谈得来。尤其是周末的晚上,那些男老师害怕我一个人寂寞,会不约而同地来学校找我玩,有时打扑克,有时单纯闲聊,聊山里的奇闻趣事,聊村里的家长里短,聊他们自己的生活,我对他们自然也是无话不谈。聊着聊着,几位老师之间就会互相打趣。他们说起郝老师第一次给未来的老丈人送年礼走错了人家,直到准备吃饭时,才发现这家姑娘不是原来相亲的那一位。他们说时,郝老师低着头,红着脸,呵呵地笑眯了眼。有时,我们会让张老师取下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二胡,拉上几曲他最拿手的曲子。因为我也捎来了吉他,虽然一直弹得不好,但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也能拨拉出《巴比伦河》或者《故乡的云》的调子来。我们常常谈得忘了时间,我瞅空当出来方便之时,不是月明星稀,就是繁星点点,而不远处的山村安静美丽,忽然觉得身后房间里的灯光和笑谈声是如此温暖。当然兴起之时,我们会跑到村里敲开小卖部的门,买上三两瓶便宜白酒,外加一包花生米或者一听不论荤素的罐头,边喝边聊,直到人醉酒空,他们尽兴而归,我是倒头便睡。

  有那么一段时间,苏老师因为生病不能来上课,乡里一时又派不来可以顶替她的老师,几位老师只好把她带的班的教课任务分担起来。校长有次闲谈时,半开玩笑地想让我代课。因为我平时就很喜欢和孩子们玩,就在忐忑中答应了下来。请示了驻村的单位领导,他说我们本来就是来为村里群众服务的,村里的需要,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都可以去做。于是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登上了讲台。我认真写教案备课,课堂上很快由慌乱到自信,并逐渐掌握了讲课的要领和节奏。我和孩子们很好地进行互动,让他们很喜欢上我的课。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其实就是我带着他们做游戏。童心未泯的我,和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不分你我。有一次周末,经过张老师同意,我组织班里的孩子们野游,我们打着自制的红旗,排着队,翻过了一座座山坡,一直走了很远,才在一个山头上停了下来。我们团团围坐,一边吃着自带的干粮,一边讲各自的理想。我跟孩子们也讲了山外的世界,讲了我在大学时的生活和梦想。

  那次野游之后,我知道了村子北边的一个山谷里有泉水有瀑布,一处悬崖之下有一座荒废的古寺,还有两座古塔,一大一小地矗立在那里。我非常喜欢那个地方,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一个人跑去看看古塔,读读古碑,或者从侧坡登上悬崖之顶,上面格外开阔,又是一种风景。后来,年龄较大的范老师给我讲了那个地方的来历,我才知道那里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魏晋时期嵇康隐居的百家岩,寺院是北齐高僧稠禅师创建的崇明寺,古塔是武则天时代的孝女塔。范老师说,这一大一小两座塔,当地百姓更愿意相信是一个神仙和百家岩寺院中的老和尚打赌修的。传说,很久以前,百家岩一个老和尚道行很高,常在半夜和一位神仙在禅室闲谈。老和尚想在寺院的下面修一座塔,可是人、财、物都不足。他想借神仙之力来修塔。于是一天晚上他就对神仙说了这件事。神仙说:“这都不算个事,我施动法力,一夜之间就能给你修好。”老和尚不相信,说:“如果你能在明天天明之前修好塔,我保证在寺院里为你塑造金身,每天顶礼膜拜。”神仙说:“好,一言为定。”说完,腾身而起,在半空中施动法术,不大一会儿,但见漫山遍野人欢马叫,有拉料的,有搬运的,有和泥的,有垒砖的。五更时分,塔身和塔顶已经分别建好,只要把塔顶挪到塔身上,就大功告成了。这时,老和尚动了心眼,心想,塔顶移到塔身,这个事不算难,明天我和小和尚们就能做到。可是现在老和尚如果把塔顶弄到上面,我就打赌输了,给他塑像是小事,关键是要每天给他烧香磕头,这实在有点丢人。于是他悄悄来到离庙最近的这个小山村,蹲在一户人家的鸡窝前学起鸡叫。一家鸡叫引起全村的鸡叫,这鸡一叫,正在施法的神仙吃了一惊,认为天已经明了,只好认输,丢下塔顶腾云而去了。天明以后,老和尚喜滋滋地叫来小和尚们,想把塔顶搬到塔身上,可是这塔顶就像生了根一样,他们无论想什么办法,都不能将它移动分毫,只好将它丢弃在那里,于是就有了现在一大一小两座古塔。

  两个月的驻村工作很快结束了。分别的时候,我和山民之间的情谊在彼此的眼睛中闪烁。后来,我和单位的领导应邀又回了一次山村,虽没再吃百家饭,但也喝了十几家村民的酒,每一家酒的牌子不同,度数不同,但醇厚和醉人却是一模一样的。那次,我们大醉而归。

  在我们走后没几年,山村因为一个大型企业的占地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盖起了漂亮的房子。此后,我虽然走过了很多地方,但一些地方走过就走过了,只有那个山村,会时不时地走进我的梦里,走进我的心头,每当此时,我的心会轻轻一动,有种瞬间的幸福。

  因为那些山民,因为那些孩子,因为那个山村,我会想起千古名篇《桃花源记》。陶渊明向往的村落家园已不可寻,而我将永远为自己保留一块净土,一个干干净净的关于山村的记忆。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