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陆续搬进我市最大的单体住院大楼、一批批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投用、一项项新技术和业务的开展……回眸2015年,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可谓大事连连、喜事多多、亮点频现。这一年,这个有着68年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医院焕发出勃勃生机,如同一艘开足马力的帆船,在怀川大地上演了医疗行业的“速度与激情”。
追求卓越:营造高标准的就医环境
在就医环境上,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变。现如今,前来该院就医的患者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宾馆式新住院大楼,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为了给患者康复提供一个别致的休闲空间,该院在新住院大楼东边,改建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大花园,在院内创造出了一种错落有致、芳草茵茵、花木葱茏、曲径通幽的环境。与此同时,该院与时俱进,及时开通免费WIFI服务,让进入医院的每个人均可享受免费WIFI带来的上网便利。
医院停车难,是不少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感受。为了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去年,该院在院内先后开建了三个大型停车场,能够同时容纳400辆汽车停放,率先在全市解决了患者及其家属停车难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院停车,不用缴纳停车费。
为了营造一个高标准的就医环境,该院新住院大楼14部电梯全部开放,以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等待电梯的时间,让人们在这里体验到方便与快捷。而这一系列举措,让该院以最短的时间缓解百姓看病难题,以最短时间解决人堵、车堵、心堵的状况。
追求卓越,住院环境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同时还体现在该院每一名员工身上。去年3月份,该院护理部派出10名护士长,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护士礼仪“魔鬼训练”,接受一次从形体到谈吐的全方位改造。而这家医院参照国航空乘人员标准的基础上,为护士量身打造一套最新的职业礼仪规范,并在国内医院率先推行护士礼仪培训,如今已成为国内护士礼仪学习培训的标杆。该院10名护士长在学成之后,分成小组在全院开展护理礼仪培训工作,迅速把护理礼仪标准传授给每一名护士。不仅护士要学礼仪,医院的职工也得学。随后,该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服务礼仪培训工作,来自机关、后勤、临床的1200余名职工参加了培训,每期结束后,还分别开展了服务礼仪展示活动。亲切的问候、甜美的微笑、优美的姿态、端庄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和规范文明的用语是该院员工在礼仪培训中呈现出来的新形象,改变了医疗单位严肃、沉闷的就医气氛,让不少前来就医的患者眼前一亮,惊喜万分。
瞄准前沿:用创新思维驱动技术发展
“医院首先是看病的地方,说一千道一万得会看病、看好病,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该院院长薛喜庆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搬入新住院大楼以来,该院坚持“一流的设施要以一流的技术来匹配”的要求,增强医疗团队的科研能力,以此作为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取得丰硕成果。去年,该院瞄准前沿,开展动脉介入栓塞术在急危重工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内固定术并关节清理术等新业务30余项,其中获得焦作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为了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全院员工向“高、精、尖”看齐,该院还召开了科技创新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12名科技标兵和8名科技新星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临床促进科研,科研同样能反哺临床。如今,不少新技术在该院开展,不但填补了我市技术空白,而且有些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豫北地区首例全胸腔镜下右全肺切除术;豫北地区首例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豫北地区首例胸腔镜下房缺修补术;豫北首例开展全胸腔镜下胸腔内消化道吻合术;豫北首例全胸腔镜下极低肺功能慢阻肺、肺气肿病人肺减容手术等。这是该院心胸外科在2015年创下的多项纪录。去年,该科在科主任周海波的带领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微创领域一马当先,大力发展微创胸腔镜技术,让胸外科患者不再“开胸劈骨”。
“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在该院已成为不少科室和医生所追求的目标。
今年50多岁的赵女士患糖尿病十几年了,其因脚气导致足部感染一直没有愈合,随后病情加重,以至于整个足部的皮肤出现红肿、变黑,进而引起坏死和溃烂。在其他医院,医生建议做截肢手术。后经朋友介绍,来到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血管外科医治。该科采用下肢动脉闭塞手术治疗,让赵女士躲过了一“截”。
此前,由于人们对血管疾病认识不足,常导致延误诊治,患者最终不得不截肢,甚至失去生命。为了及时救治这类患者,该院血管外科主任邱福轩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师从于中科院院士、我国血管外科的先驱汪忠镐教授和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王仕华教授,苦学苦干,取得了“真经”。据不完全统计,邱福轩在我市血管外科界已成功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8项,其中已有不少技术达到国家级、省级水平。如今,他在豫北又率先成立了“杂交”手术室,将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血管疾病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一名国内血管外科界的专家曾感慨地说:“在一个地市级综合医院,该院血管外科起步这么早,开展了这么多紧跟国内前沿的手术,做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在全省范围内也很突出,不简单!”
人无我有:高精尖“武器”提升诊疗技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越来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该院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家医院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即使医生技术再高明,也会对患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对于现代医学科学而言,医疗设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医院中诊治疾病的工具,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的先决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平和发展。为此,该院把做强“硬实力”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引进高精尖设备,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独到理念,不断加大关键设备、高精尖设备的更新配备力度,抢占尖端医疗设备引进先机。
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日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相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约有80%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前列腺增生。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绝大多数医院普遍开展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流技术,但该手术切开的创面血管暴露,冲洗液很容易被人体大量吸收,造成水中毒。多数情况下,医生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从而牺牲腺体切除的彻底性,会造成一部分患者在几年后出现残余腺体复发增生,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利用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逐步取得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去年2月份,该院投入巨资引进了一台德国维拉医疗激光治疗机。据悉,这是我省第三台、全市唯一一台德国维拉医疗激光治疗机。凭借这一高精尖设备,该院泌尿外科在豫北地区和我市率先开展了经尿道维拉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大型医用医疗设备是彰显综合性医院综合实力的一张“王牌”,也是为众多疑难病患者实施科学、准确诊治的重要“武器”。去年,先进的高压氧舱在该院投入使用,该氧舱可容纳16人同时进舱治疗。而且,推平车也可直接进入该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氧舱双气囊式吸排氧装置,让患者在吸氧时不仅阻力小,还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直接排到舱外,远远优于传统吸氧装置。
去年,在该院投入使用的大型医用医疗设备还有瑞典医科达Precise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我市同类设备中,其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同时,这也意味着,该院放射治疗从普通放射治疗迈入到精确放射治疗时代,实现了质的飞跃,由此跨入了我省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技术先进行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生的“眼睛”和“耳朵”,是医院业务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为此,该院对每个专业医疗设备引进上,均是大手笔。仅去年,高清腹腔镜、手术显微镜、椎间孔镜、点阵激光治疗仪、高清染色放大胃镜等医疗设备80余台(套)在该院先后投入使用,在这些高精尖“武器”的帮助下,该院整体诊疗水平及质量实现了惊人一跃,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式发展。
树立典型:用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前不久,家紧邻市区一家大医院的吴阿姨,舍近求远住进了该院心血管科一区。吴阿姨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该院的服务好。“我之所来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心血管科一区住院,主要因为这里的医生服务态度好,尤其是科室副主任孙红蕾,问起啥事都会耐心解答,从来不嫌烦,对待我们这些老年患者,就像亲闺女一样!”吴阿姨在病房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但患者对该院的服务有此感受,就连家属也有同感。市民张女士的母亲因患慢性病在该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时,新住院大楼刚启用。当时,病房布置如同宾馆一般,有家一样的温馨。最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满意的是,新病房大楼病房里都配备了柜子,存放东西十分方便。可是,医院是一个公共场所,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一些贵重物品放在病房并不安全,每次陪母亲外出检查时,都是一手搀扶母亲,一手提着重重的手提包,这件事让张女士很郁闷。消化科护士长申芳丽在查房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不但在所有病房的柜子上插了钥匙,而且每一把钥匙上都有便于携带的弹性手环。这样一来,张女士离开病房,将手提包锁进柜子里,把钥匙佩戴在手腕处,再也不烦恼了。而这,仅仅是该院从患者角度出发,主动换位思考,不断改善细节,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在不少人印象中,护士仅在医院里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而在该院,护士提供的护理服务早已突破了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认识。院外延伸护理服务,就是该院独具特色的护理服务。如今,这项服务已经开展整整十年了,在患者中间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已成为该院优质护理服务的一张“王牌”。该院所开展的院外延伸护理服务,就是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已出院且留置胃管、尿管的患者家里,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将护理从医院延伸至患者家中。此举极大方便了此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尤其为长年卧床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院开展此项服务,并不收取上门护理服务费用,完全是该院护理人员爱心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
为了实施“服务强院”战略,去年,该院调整了优质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优质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细化了优质服务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开展了护士角色转换、陪护一日体验活动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该院召开了2015年度优质服务活动表彰大会,对护理部、普外三区、呼吸二区、肿瘤科、内分泌科、电工班6个优质服务团队进行了表彰,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品牌和榜样,激发了全院干部职工的“比、学、赶、帮、超”精神,进而推动医院优质服务活动不断向前发展。除此之外,该院还开展了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建立患者不满意责任追究制和调查处理档案,用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各种服务规范的落实,用患者的满意度和口碑来提升医院形象,使患者复诊率和就诊率不断提高。
“你心里有百姓,百姓心里就有你;你把患者看得有多重,患者就会把你看得有多重。”该院党委书记李宽说,“随时关注患者、满足对象的特殊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正是因为如此,前不久,在我市微信圈发起的2015焦作百姓最满意医院评选活动刚刚落下帷幕,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在第一期和第二期投票结果稳居榜首位,以绝对优势成为焦作百姓心目中最满意医院。
敢于探索:精细管理激活“一池春水”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个单位及其企业能否做强做大,最根本的是看其管理上的优劣。而精细化管理,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为了推动事业蒸蒸日上,去年,该院大胆创新,对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不断增强内部活力,提高医院竞争力。如今,在精细管理下,该院已步入了高速良性发展阶段,门诊、住院病人数大幅攀升。
去年,该院开展的数字化建设,也让该院的管理更加精细。比如,电子处方规避了“天书”处方、大处方和用药冲突的发生;电子病历也可以自动记录最后修改时间,杜绝事后修改病历的行为。此外,医院还可根据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和管理需求,设定监控指标,实时监控,减少差错,将一些医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况,极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使医院的管理及服务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去年还创新管理模式,引进“品管圈”带动医院精细化管理。所谓的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近年来,“品管圈”引入到医疗界,成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这种自主自发、自下而上的品管新模式,让医院的基层员工在参与一个个小圈的活动时,自觉地参与到医院管理中。
“对于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这样规模医院的管理,单靠传统行政组织架构体系下的命令式管理是不够的,组织群众、发动员工主动参与到医院科室的管理中来,需要一种自下而上、有广泛群众性和高度民主性、实践性的新模式,需要有更多自发性的群众小组参与到科室建设与管理中。”薛喜庆说。
如今,“品管圈”不但给该院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才能的舞台,还提供了一条医院培养人才、挖掘人才潜能的途径。在这个舞台上,职工是医院管理的主角,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通过从一线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敢于向问题叫板、敢于向新领域挑战,从一个埋怨者变成一个实干家和一个智慧的贡献者。
不但如此,对于参与该院管理给出好建议的职工,该院每个季度对已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评出不同的等级,并给予相应的现金奖励。去年前3个季度,已有31名医务人员领取了奖金。在这一制度的激励下,该院已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新面貌。“爱院如家”,在该院不再是口号,而是行动。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何阳、许跟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