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调整燃煤发电上网 及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
综合类招聘会明日举行 提供岗位1100多个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
景区(点)讲解员培训班 1月15日至30日报名
焦作日报天天读
美丽焦作 随手拍
如何进行网上个人预约 考取驾驶证
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 抵押手续需要什么材料
通 告
高血压“无症状”也别小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
本报记者 张 冬 实习生 江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十二五”期间,焦作旅游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我市文化旅游十大园区完成投资19.8亿元,青天河休闲度假中心、嘉应大观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云台山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年接待游客36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4亿元。

  不过,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过去看游客数量,现在主要看人均消费水平。我市虽然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不高,因为很多人在我市景点游玩,却到周边城市消费了。这说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想办法提高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如何让游客不仅愿意在我市观光,更愿意留下来进行住宿消费、餐饮消费、娱乐消费、商品消费?怎样引导旅游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何紧紧抓住旅游优势,将我市打造成休闲旅游目的地?市两会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网友围绕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热议。

  目标

  打造休闲度假胜地

  未来5年,我市将围绕打造世界太极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挖掘名山、名水、名人、名拳、名寺、名药等资源,加快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完善设施体系,优化旅游服务,开发旅游新业态,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国际知名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以焦作影视城、许衡公园、山阳故城、英福公司遗址等资源为载体,重点完善交通、娱乐、商务、会展、会议、环境、标志、信息体系;围绕城市水系建设,科学布局沿水系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大沙河生态休闲旅游带;规划建设高中低档兼有的星级接待体系,满足游客留宿需求;精心打造旅游休闲文化街区,大力发展晚间旅游演艺节目、具有旅游价值的夜市和小吃街,丰富夜生活,培育夜经济,加快中心城区休闲化、时尚化、国际化进程。

  现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协委员、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高永才:云台山景区正在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凤凰岭和茱萸峰索道、“竹林七贤”文化旅游展演、凤凰岭综合开发、360度球幕飞行影院以及观光火车、温泉度假酒店和旅游小镇等一大批休闲度假养生产业项目;开展多元化经营,搞好旅游商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实施精准营销、创意营销和网络营销;大力实施标准化管理战略,加强景区管理人员培训,引领和推动景区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树立云台山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和服务品牌标杆。

  市人大代表、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党支部书记石青云:我们村的旅游资源从2000年开发以来,一直都是以休闲度假为主。我们通过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让游客能够在这里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乡愁、乡情。

  声音

  挖掘深厚文化资源

  市人大代表、沁阳市朱载堉纪念馆馆长梁丽红:目前,焦作的文化旅游产业还没有很好地利用文化名人资源。山水和人文是相得益彰的,到焦作的游客获得文化滋养这一层面的内容不够丰富,对李商隐、朱载堉、许衡等历史文化名人,我们缺乏有效的载体和丰富的形式让游客感知和认同,进而产生对这片土地文化的归属感。在这方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市人大代表、黑陶文化传承人汤小丽:我市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近年来太极拳已经走向世界,享有盛名,但带给我市的经济利益很少。要“走出去”,还要“走回来”,现在一些城市举办的寻根大典可以为我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我市也可以举办类似的活动,让全世界学太极拳的人们都来我们这里“寻根问祖”。

  网友@国红:目前焦作旅游要做的最关键的两件事:一是推出含焦作元素的实景演出;二是打造特色风味小吃一条街。当然,挖掘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品等拉长产业链的办法还有许多。在文化旅游业发展方面,不是我们的需求不足,而是这个链条上的吃、娱、购等环节供应不足。因此,亟须加快转型,延长旅游产业链,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基础上,构建商、闲、学、养、奇、情新旅游六要素。

  建议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网友@臧伟:游客到一个地方,必然会带动当地的住宿、餐饮等消费,但这方面要想做得长久,还是要提升服务品质。此外,当地的特产、特色文化也是游客消费的主要对象。我市的“四大怀药”、绞胎瓷等都可以进一步开发,作为焦作的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推广。

  网友@无意飞扬:要想留住客人,就得增加更好、更便捷的服务项目。我市要在交通要道附近建立旅游服务集散中心。集散中心要有自驾游营地、景区门票服务中心、酒店服务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更要有旅游购物中心、旅游交通服务中心、导游服务中心等,让游客到这里可以解决一切需要。我市还要在集散中心直接设立旅游、工商、物价、安监、卫生等现场投诉处理机构,让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安全、温馨的服务。

  网友@苏懿谅谅谅:我市要实现旅游消费一体化,不仅需要景区的联动服务,还需要特色活动的支持。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将景区、住宿、餐饮、纪念品、地方特色文娱活动等结合起来,既拉动旅游经济增长,又方便了游客,让地方经济“名利双收”。

  网友@张治国:我市提出的打造生态宜居城,很好地契合了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趋势。要想提高旅游收入,核心是拉长游客在焦作停留时间,变焦作一日游为多日游,为疗养、休闲、养生游。我们需要从吃住行游购娱、环境治理等方面入手,开发项目,提高服务水平。

  本报新浪网官方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jzrb

  本报腾讯网官方微博地址:

  http://e.t.qq.com/cnjzrb

  本报微信公众平台账号:

  jzrbwx

  本报官方微视账号:

  @焦作日报

  本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