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必须为顾客提供安全的食品,绝不能干昧良心的事。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进货制度,强化源头控制,确保食材优质、安全。”市人大代表、市好妈妈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会说。
她认为,餐饮业实体处于保障食品安全的末端,除了精挑细选优质食材、不非法使用添加剂外,还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制定明确、完善的检疫检测标准,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例如,农田存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病原菌,而肉类、水产品主要有抗生素残留,监管部门对此应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采用科技检测手段,准确检测问题食品。应加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不良商家,严厉处罚问题企业,把食品安全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等。
“指望某一个监管部门保障食品安全,在当前环境下是不可能和不可行的,我们需要多方沟通、协同作战,从而形成社会共治的良性局面。”李玉会说。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