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省永城市一对未婚男女到医院进行婚前检查时,女子被查出疑似艾滋病,男子因不知情婚后被感染,引发公众热议。原本在结婚前就可以避免的风险,却因女子隐瞒婚检结果而酿成更大的伤害,这反映出婚前检查还存在诸多漏洞,需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流程上加以改进,避免让婚前检查沦为走形式。
婚检是自愿行为。害怕隐私暴露、不愿花时间、认为体检可以代替婚检、对婚检过程恐惧等因素,导致部分年轻人回避婚检。而在农村地区,不少人对婚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婚检的意识不强。此外,婚检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一些区域性遗传病基因携带率高的地区检测费用高,个别医生无视患者隐私等现象,都在影响婚检率的提升。
生命健康高于一切。想让市民摆脱不愿婚检的状态,就要提高婚检服务水平。在落实婚前检查制度上,医生对群众隐私权的保护,应以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为前提。医学界普遍认为,医师应保护患者的隐私,但保护隐私不能凌驾于生命安全之上,更不能以保护隐私为由逃避应有责任。
婚姻是一种承诺,坦诚是婚姻关系的基础。相对于婚检的选择权,一些人更重视双方的知情权。婚前检查不同于普通体检,普通体检只对个人负责,而婚前检查要对男女双方负责。男女双方婚检的目的就是要确定并知晓对方的健康状况,看对方是否适合结婚、生育。经过科学的婚前检查,才能从源头上防止不幸事件的发生。
河南省永城市的事件发生后,各界普遍关注婚检过程如何才能做到既注重保护群众的隐私权,又充分保护健康权,而这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做到既保护患者隐私,又不伤害他人。否则,一些婚检结果可能会在“保护隐私”的帽子下流于形式,将失去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