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解放区环卫处公厕保洁员王新爱是许许多多环卫工人中的一员,她在公厕管理员岗位上已经辛勤工作了11年。
1月14日7时左右,王新爱就来到位于原市制动器厂附近的公厕上班,冲洗、拖地、擦拭……一番忙碌之后,厕所打扫干净了。据在附近小区居住的刘大妈介绍,以前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是不会上公共厕所的,因为公厕太脏。自从王新爱来到这个公厕工作以后,公厕卫生有了很大改善。听到刘大妈称赞自己,王新爱微微一笑说:“我没啥文化,既然干这行,就得把厕所打扫干净,不然对不起这份工作。”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拉肚子,王新爱看见小男孩的妈妈手忙脚乱地停放电动自行车,就赶紧走上前去把小男孩抱到蹲位上,结果小男孩的排泄物溅到了她的身上和手上。小男孩的妈妈看到后连连道谢,王新爱摆摆手说:“没什么,小孩子有什么关系。”每逢雨雪天气,为了防止群众如厕时滑倒,王新爱都会在厕所台阶上铺上地垫,在厕所内显眼的地方放置防滑标志,她的细心和周到赢得了附近居民的称赞。
12时30分,王新爱买了两个馒头,就着热水简单吃完午饭,又开始保洁工作。当有人知道她每天这么辛苦,工资却不高时,曾劝她工作不必太认真。但王新爱说:“我如果有十分力却只出九分九的力,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17时30分,王新爱还在做当天的最后一次保洁。作为一名公厕管理员,她最大的希望是群众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如厕时不乱扔杂物,爱护公共设施。只要群众能理解他们,他们再苦再累都值得。
59岁的王新爱为人实实在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一名环卫工人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