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案情 1月2日14时许,家住修武县城关镇、55岁的薛某途经县城健康路西段时,一名女子上前搭讪,问其附近是否有看病的“神仙”,后该女子伙同另外三人以看病消灾的方式诈骗薛某22.8万元。
手段揭露 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为两男两女,嫌疑人甲以找“神仙”、嫌疑人丁为名与受害人搭讪,在搭讪过程中套取受害人的基本情况,路过的嫌疑人乙自称知道“神仙”处所,蛊惑受害人与甲一同去找“神仙”,嫌疑人丙自称“神仙”孙女,谎称受害人家人近日有灾需要钱财消灾,后以调包形式骗走受害人钱财。
防范提示 迷信诈骗属接触性诈骗,手法相对老套,但成功率极高,街面发案较多。民警总结此类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提醒群众防范:
1.流窜作案特征明显。嫌疑人一般不会在经常居住的地方作案,在地点上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居民小区、街道、市场或金融网点附近,以便受害人提取现金;在时间上随意性较大,但大多选择居民外出较为集中的上午或下午。
2.手法老套但成功率高。诈骗手段较为简单,无非就是祛灾祈福、寻医问药、看面相等,但隐蔽性强,只要找准目标,极易得手。
3.团伙作案分工明确。从作案主体看,一般是三人以上团伙犯罪,组合形式多为两女一男或两男两女,且能言善辩,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开始接触受害人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作案和伪装掩饰作好了铺垫,然后通过一系列同伙的登场表演,骗取受害人的充分信任,诱惑被害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这里面谁扮演“神仙”、谁负责牵线、谁负责帮腔、谁负责接应等,都事先策划,得手后迅速逃离现场。
4.侵害对象为特定人群。受害人以老年人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为主,犯罪嫌疑人利用中老年人警惕性不高、对儿女关爱等特点实施诈骗,那些对现实社会缺乏了解,心地善良而思想愚昧,辨识能力较弱、防范心理不强的妇女也最容易上当受骗。
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