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 实习生江帆)郑焦城际铁路开通后,今年我市春运期间的铁路客流将呈井喷式增长。如何保障群众安全顺利出行?昨日下午,2016年全国、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我市在焦作分会场对今年即将开始的春运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今年的春运工作1月24日开始,3月3日结束,共计40天。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我市旅客流量将达到414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1.5%。其中,预计我市公路旅客流量38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3%;预计铁路旅客流量3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0.6%。
按照部署,春运开始前,我市将监督运输企业对投入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以及车站的运输、消防、救生、安检等设施设备开展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整立改,确保不留死角。道路运输企业要对参加春运的驾驶人进行集中排查,严禁有超员、酒驾等严重违法记录和驾驶证记满12分的驾驶人参加春运;组织初次参加春运的驾驶人特别是客运包车驾驶人,熟悉运营线路及沿线路况,了解事故多发点段,防止因道路情况不熟引发交通事故;深入考核驾驶员安全告知制度落实情况,强化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提高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春运开始后,我市要求各车站严格执行“三品”查堵制度,重点查处夹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车辆行为。市公安、交通、铁路和安监部门要做好本系统的安全检查、督查工作,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安全检查,组织执法小分队、劝导队,及时查处、纠正超员载客、非客车载人等违法行为;督促运输企业利用好动态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提醒和纠正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山区道路禁止夜间客车通行制度;加大对各车站的警力投入,严防恶性恐怖暴力事件发生。
为确保旅客走得有序、及时,今年春运期间,我市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并完善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好应急运力,备足备好应急物资,组织好应急处置队伍。我市要求各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与气象部门建立气象信息传送机制,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尽量降低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防止发生大面积拥堵。遇到突发事件时,我市要求有关部门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规模,准确判断影响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果断处置,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妥善安排滞留旅客,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为让旅客在春运期间出行更加便捷、舒适,我市要求各有关部门提高服务品质。各车站和营业网点要积极创新售票方式,充分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拓展互联网售票、电话售票、手机客户端售票等便捷售票渠道,继续提供上门售票、预订团体票和往返票等便民服务,方便学生、务工人员出行。各车站要进一步改善旅客候车环境,做好餐饮、热水供应等服务工作,及时解答旅客咨询;火车站要设立集验证、安检、检票和乘车服务为一体的绿色通道,方便上车时间紧张的旅客快速进站;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公路养护和路网监测,充分发挥ETC系统功能,保证路网畅通;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公路主干线、事故多发和易堵路段的交通疏导力度,保证车辆行驶通畅。
此外,春运期间,我市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将坚决打击“拉客”“宰客”“倒客”等欺行霸市行为;对借春运之机乱涨价、乱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力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