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江 帆
1月19日,团市委组织我市部分爱心志愿服务团队代表,带着“温暖包”、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驱车前往沁阳市崇义镇西苟庄村,为那里的贫困家庭和部分学生送去了温暖。
这是团市委开展“四帮四扶”活动的一个缩影。4个多月来,团市委紧紧围绕帮整顿扶组织、帮增收扶经济、帮立制扶和谐、帮解困扶民生等重点工作,拓宽帮扶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实实在在为帮扶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选派精干力量
助力基层党建工作
西苟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去年,市“四帮四扶”活动启动后,团市委与西苟庄村结成帮扶对子。
为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团市委党组结合实际,召开班子会研究选派思想政治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并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全面开展帮扶工作。
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后,为摸清民情、吃透村情,对村民进行了入户走访,同党员干部进行座谈,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进一步明晰帮扶工作思路。与此同时,驻村帮扶工作队还主动与崇义镇党委联系,研究制订党建工作推进方案,积极开展“四项基础制度”等建设工作。
“三秋禁烧”工作开展后,驻村帮扶工作队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将这项工作作为考验和锻炼党员的重要抓手,组织全村党员积极开展禁烧宣传和执勤工作,团市委还拨付专款确保了禁烧工作圆满完成。
针对帮扶村村室陈旧、党建宣传不到位等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与沁阳市委组织部结合,设计制订村室改造及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团市委还多方筹集资金1万元,帮助帮扶村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暨村级志愿服务站,将志愿精神引入农村。目前,党群服务中心暨村级志愿服务站已基本建成。
争取政策资金
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西苟庄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低,村中老旧房屋多,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根据西苟庄村的实际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争取政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群众致富能力培训,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为争取政策资金,团市委到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介绍帮扶村发展难题、了解涉农政策信息。经过努力,目前驻村帮扶工作队已向西苟庄村争取到市2016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2016年农网改造增容项目。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村内道路、排水设施建设,村农业生产水井、生产公路建设等,涉及资金82余万元。农网改造增容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村内变压器增容改造、高低压线路增容改造、路灯架设等,涉及资金30余万元。
同时,团市委向沁阳市财政局争取并申报“一事一议”项目。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村内文化广场建设等,涉及资金15万余元。
2015年11月23日,我市突降大雪,导致西苟庄村12个蘑菇种植大棚倒塌,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联系民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争取救助资金,并组织党员开展自救,有效挽回了农户的经济损失。为了帮助农民增收,驻村帮扶工作队邀请了市青农联相关专家到西苟庄村,与该村蘑菇种植、葡萄种植户座谈,交流发展方向。目前,驻村帮扶工作队正在协助蘑菇种植户成立合作社,并积极推进百亩葡萄种植园土地流转的前期工作。
发挥部门优势
助力少儿成长成才
驻村帮扶工作队在调研中了解到,西苟庄村小学是由村民集资建设,各项设施较为陈旧,在校的51名学生大部分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掌握这一情况后,驻村帮扶工作队主动向团市委党组汇报,2015年9月22日,团市委书记郭晓黎带领机关党员冒雨到生活困难的低保户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月饼等慰问物资,机关党员还与这些家庭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
与此同时,在团市委党组的支持下,驻村帮扶工作队利用社会资源对西苟庄村小学进行帮扶。2015年9月25日,北京弘高创意集团为该校赠送了足球门、乒乓球案、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大绳、毽子及书包、文具、各类绘图、音乐用品等全套文体教学设备;2015年11月27日,“暖流计划”河南团队为该校每名学生捐赠了一件羽绒服;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追梦公益爱心会”等公益组织也将该校确定为帮扶对象,将定期为学生开展“健康心理成长课堂”“流动书屋”等活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温暖过春节,1月19日,驻村帮扶工作队还协调“暖流计划”河南团队,为该校51名学生送去了“温暖包”。在随帮扶人员发放“温暖包”时,记者注意到,“暖流计划”赠送的羽绒服在该校学生中穿着率颇高。该校一位负责人表示,驻村帮扶工作队为学校和学生募集来的这些生活用品和健身、学习物资很实用,孩子们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