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城市管理工作改革的关键之年。为提升我市城市形象,解决城区主干道两侧各类违章搭建大棚、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非法喷涂(张贴)小广告等市容市貌问题,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决定在城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市容秩序整治活动。即日起,本报专门设置《曝光台》,对城区存在的“脏、乱、堵”现象进行曝光,开辟专栏对整治情况进行及时报道,以促进这次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
本报讯(记者詹长松 见习记者翟倩倩)记者从我市昨日召开的城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会议上获悉,为解决城区主干道两侧各类违章搭建大棚、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非法喷涂张贴小广告等市容市貌问题,保障城市道路安全通畅,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齐、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我市决定从1月20日起至今年12月底,在城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市容秩序整治活动。
据了解,此次市容秩序整治范围是: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主次干道及两侧人行道、繁华商业街;公园、商场、医院、广场、学校、集贸市场以及住宅小区出入口等区域。整治重点是:城市主干道及两侧各类经营性大棚、店外经营、流动占道经营、夜市摊群(点)、露天烧烤;利用机动车摆摊占道经营和沿街商家摆牌(物)占用划定停车位,或利用建筑(装修)材料、商品货物等障碍物私自占道;各类喷涂(张贴)小广告、橱窗广告、墙体广告、占道灯箱广告和道旗广告、乱搭乱挂等。
“这次整治主要就是治乱、治脏、治堵。”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说,“治乱”就是拆除、清理主次干道及两侧和商业街擅自搭建的推拉式大棚、简支式大棚、吊挂式大棚、围挡式大棚、遮阳棚等;取缔城区道路十字口、公园、商场、学校、医院、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出入口等周边的流动占道经营和夜市摊群(点)、露天烧烤等;取缔沿街商家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经营餐饮、百货、食品、电动车及商家在店外摆放商品形成“电动车群”“食品墙”等;清理主要道路两侧的喷涂(张贴)小广告、橱窗广告、墙体广告、各类占道灯箱广告和道旗广告等;治理沿街两侧乱搭被褥等各种晾晒现象。“治脏”就是整治主次干道及两侧餐饮门店店外经营和各类摊点乱扔垃圾、乱泼污水及洗车行污水漫流等现象。“治堵”就是整治商贩利用面包车、卡车、三轮车等机动车辆摆摊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现象;治理沿街商家摆牌(物)占用划定停车位及其他占用公共空间等现象。
据悉,此次整治活动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为保证整治活动取得实效,我市还设立了市容秩序整治办公室,将按整治时限、任务和标准,加强对各城区整治情况的检查、督导,坚持月考核、季评比、年总评,对行动快、整治效果好的城区和单位予以表扬,对行动迟缓、整治不到位及整治过后出现反弹的城区和单位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该负责人说,通过这次整治,要实现我市主干道及两侧整洁规范,无利用机动车摆摊经营、乱停乱放现象;公园、商场、医院、学校、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出入口等周边环境卫生良好、交通顺畅;沿街门店墙壁、橱窗干净整齐,无私自摆放各类占道灯箱广告、道旗广告和污水漫流等现象,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畅通、清洁、文明、和谐、宜居。
1月20日12时,正值用餐高峰,孟州路一家饭店却如此“霸道”,将公共停车位“据为己有”,导致到其他饭店用餐的市民无法正常停车。过往的司机和市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如此“任性”的行为进行治理。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摄
1月20日下午,解放路红太阳家具城门口,一些摊贩将机动车停放在人行道上占道经营。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