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 投资30亿元的黄河湿地公园项目、投资13.8亿元的格力仓储物流、投资10.5亿元的智慧电谷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武陟……
2015年,全县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91个,总投资466.1亿元,完成投资125.1亿元;承担市定重点项目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74.3亿元,已完成投资85.5亿元,占市定目标的150.1%,建设进度居焦作六县市第一;承担省重点建设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38.4亿元,已完成投资20.9亿元,占既定目标的比例达到154.5%。
去年以来,武陟县坚持项目建设主战略不动摇,实行“一个体系、两个会议、两项体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个体系,就是实施分配式、捆绑式、保姆式项目服务制度,逐项目建立县级领导牵头协调、县直部门包办手续、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包施工环境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所有落地的重大项目,均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并协调解决从落地到投产的所有问题,县五大班子领导定期听取县级领导分包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汇报;由一个县直部门跟踪服务,负责项目所有手续的办理,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县优化办、项目办及时对手续办理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由一名公、检、法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包项目环境,负责解决施工环境问题,通过服务的优化和效能的提升,切实增强外来企业的投资信心,有效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两个会议,即项目评估联席会议和项目手续联审联批会议。按照评委会安排,该县每月月初组织评委会成员单位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拟上项目进行集中评审,重点围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引导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单位,有针对性地招商;严把项目准入关,凡是与主导产业不匹配的项目,不能进驻产业集聚区,除高科技项目外,投资1亿元以下的项目,不再单独供地。2015年共评估项目104个,其中59个项目通过评估。对通过评估的项目,及时启动联审联批机制,由分管县级领导召开会议集中审批,建立项目手续审批工作台账,明确手续办理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间,并结合县监察局跟踪督导,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实行项目手续代办制度和审预批制度,对通过评估的项目,组织专门人员为项目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制定项目预审预批意见表,对审批时间过长的项目,主要审批部门要出具符合政策规定的预审意见。
“两项机制”,即“七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重点项目环境保障机制。该县坚持“一周一碰头、一周一简报、半月一通报、一月一例会、两月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年一奖惩”的“七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并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环境保障机制,在坚持重点项目联系服务卡、重点项目保护牌、绿色通行证“一卡一牌一证”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重点项目建设环境调查走访活动,以评选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为载体,每季度开展一次企业评议职能部门和重点股所站活动,加强评议结果的运作,致力解决“中梗阻”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冯振乾 李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