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我市也为创客们创造了良好的“双创”环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大学生青年创客空间、修武县云台山创新创业孵化园、中站区引进的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等。站在“双创”风口,你心动了吗?你想好要做什么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个创客。
创客遇上好政策
去年毕业季,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李明敏,终于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拓宽了大学期间的创业平台,注册并成立了焦作市才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真正的创客生涯。
“创业过程困难重重,就在我和团队成员差点要放弃时,市示范区搭建的大学生青年创客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办公环境,受此鼓励我们注册了公司。在公司注册过程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种种利好,一般一个多月才能办下来的营业执照,我们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办好了,这对于我们这些投身创业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李明敏说。我市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让李明敏和他的团队备受鼓舞。
焦作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发挥政府创新引导作用,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发展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引导社会大众自由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已经出台至少24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去年,国务院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像李明敏一样,我市很多创客都深有感触地表示遇到“双创”时代是幸运的。
“双创”时代干点啥
受“双创”大环境、大氛围影响,很多人嘴上念着让人心潮澎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内心却在揣摩,“双创”时代干点啥才能让事业飞起来呢?
“起初认为创业就是简单地做买卖,也走过一些弯路,和身边的创业者相比,自己在眼界、构思、创意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创业远没有想象那么简单。”我市一名创客在经过两次创业失败后,再次选择完善项目,继续创业。
像这位创客一样,不少创客受市场需求、技术操作等因素影响,选择了容易进军的平面设计、网络平台建设等领域,企图靠运气或人脉分得市场一杯羹,甚至部分创客所谓的创业项目,还只能称之为创业想法,与真正的创业大相径庭。
洛阳师范学院大四学生项宁在作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选择做创客。去年,他和三个同学一起在家乡修武县成立了修武掌合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说:“创客就要创新,不论融资渠道、技术改革,还是产品、营销,至少得有一样创新,不能轻易复制,否则就会随波逐流。我就是瞅准了供应商与超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搭建了一个代理商与超市之间的订货平台,也因此得到家乡许多超市的青睐。”
创业是一个创新过程,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革,农业、金融业、服务业、教育等领域都会“触网触电”,传统产业和互联网在思维上也有了碰撞的机遇,将大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给创客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全国“双创”积极推进过程中,我市的“双创”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全市共有平台类、应用类、服务类电商企业1645家,个体网店微商11.55万个,从业人员17.38万人,累计网络零售额56.9亿元,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45.1亿元。可是,创客的困难有多少?创客的烦恼谁知道?他们亟待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解决创意和创业的衔接问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6月,我市搭建了集服务、共享、交易、交流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焦作科技大市场,并举行了创新创业雏鹰大赛。被创投机构UFO发现并被邀请入驻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我市创客团队——“微力”,就是在这个大赛中崭露头角并找到合作伙伴的。一个苦于有研发成果没资金,一个急于找到新项目,双方联手后果然成绩非凡,组合后研发的“可穿戴新产品”即将问世。
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为企业创新、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公共创新服务和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更多创新载体,高标准建设“互联网+创客基地”。我市还将在融资方面探索设立“焦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办法。这些对创客来说无疑都是好消息。
很多创客呼吁,要正确看待创业失败问题。既然是创,就会有失败,失败是另一种方向上的成功。创客要放下顾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宽松的创新社会氛围中激发出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