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 娟
隆冬时节,笔者从孟州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上获得的一组数据,让40万孟州人重温了2015年度所经历的幸福:累计投资17.1亿元,实施了城市建设工程,城市活力进一步彰显;投资500万元开通新型环保电动公交车,在焦作率先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启动建设总投资为76亿元的3个电商小镇,3万余人实现就业;81.2万人次享受到1.21亿元的就医补贴……
去年以来,孟州市以“八大工程”为统领,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在54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满幸福。
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该市先从改善居住环境入手,完善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了“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突出产业区、文化区、主城区、新城区建设,并就通用机场、黄河公路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总投资额50亿元;突出绿色发展主题,加强生态建设,邀请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对12条河、21座水库整体梳理规划,完成水系总体规划,实现了“水渠环城、城水相依”;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去年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植树42万株,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达32.7%和38.2%。
与城里人相比,孟州的农村群众对幸福的体会更深切。“我都不敢相信,现在的莫沟村能变成这个模样!”该市西虢镇莫沟村村民李良对2015年感慨颇多。莫沟村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岭部小村,该市按照“一修延长三实现”的思路,启动了“老家莫沟”项目。目前,该村面貌焕然一新。现在走进莫沟村,可以看到烧饼铺长廊、席家布坊等特色建设错落有致,麦垛、手推车、老磨盘等老物件合理展现,纯手工打造的门窗、梁栋、土坯墙等别具一格,一个极具乡村生态的特色小村已现雏形。其实,莫沟村仅是该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试点。2015年,该市立足实际,推行差异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依托20万亩黄河滩,建设黄河生态经济林,发展黄河湿地生态游;依托20万亩西部岭区生态资源,发展窑洞主题休闲度假游;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财政投资1000万元,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问题,在212个村建立了环卫长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目前60个村通上了天然气,86个村用上了城市自来水。
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部分,该市在惠民利民上更是不遗余力。去年,该市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12期,促进成功创业362人,通过送技能下乡活动,帮助1687人成功学到就业创业技能,并为452名自主创业者发放财政贴息贷款3239万元,带动就业1560余人;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674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849万元,受惠群众达1.5万余人;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投入130余万元对公办养老院机构进行改造升级,目前有农村幸福院68个,总床位1620张,五保供养对象583人,集中供养率达70%;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取暖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稳步推进,“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模式和市、乡、村三级药物堆差率销售继续实施,65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体检,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8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到敬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