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牢固树立素质决定成败的理念,始终坚持守正笃实。守正笃实,就是守住内心的正直和真理,坚持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让行动落实到具体。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焦作的大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素质、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自觉做到“七正”,即正心、正思、正气、正言、正行、正道、正绩。
——摘自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随着1月15日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胜利闭幕,我市今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战略举措都已经清晰明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怎样凝心聚力抓落实。
正是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上,正是围绕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市委书记孙立坤通过人大会议闭幕式这个平台,对全市上下提出了殷切期望。其中,“七正”论述,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引发持续热议。
“七正”中,正心为首。怎样理解?怎样把握?市委书记这样说:正心,就是要在党忧党,始终坚守对党、对人民、对焦作事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端正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市委书记的这一表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刻理解和延伸细化。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2015年1月12日,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更进一步讲到“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毫无疑问,要论正心,这是最佳境界,这是最高要求。
其实,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上,古圣先贤,仁人志士,无不对正心有着极高的要求、极深的理解。《札记·大学》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并且鲜明地提出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论断,把正心和修身的辩证关系讲得很是透彻。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司马光提出“正心以为本,修德以为基”,把“本”和“基”的依存关系讲得极为明白。“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学者所以求治心者,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在讲述着正心的重要性。
正心的作用何在?人有意念之后,会形成某种想法,想法有正与不正之别,所以接着要正心,由此再联系到人的具体言行。因此,心(想法)是由内到外的枢纽。一般而言,意念是短暂的、流动的、变化的、被动的,而想法是完整的、固定的、主动的,具有明确含意,准备展示为言行。在市委书记的论述里,正是把正心作为基础和前提来看待,有了它,正思、正气、正言、正行、正道、正绩才统统有了支撑和依靠。
对于焦作而言,只有正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站到更高的位置。“十二五”时期的焦作,虽然经济下行压力最大、发展中面临问题最多、转型攻坚最难,但是结构调整步伐最快、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管党治党最严,干成了很多打基础利长远、多年想干没有来得及干的大事要事难事,之所以能够如此,从一个角度而言,就是正心的结果;“十三五”已经起步的焦作,要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要为实现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继续实施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战略不动摇,要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城、区域中心城、知名旅游城、生态宜居城、太极文化城,任务不可谓不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难以预料,完成任务,实现目标,靠什么?关键的一条,还是靠正心!
正己化人,方能以上率下。市委书记的话,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当然是讲给全市人民听的,但最应该听明白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只有这个群体做到了正心,焦作的发展才能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才会在怀川大地上变成活生生的现实。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