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逆向过年”值得尝试
眼球效应
“地铁吃糖被罚20元”不是小题大做
年饭餐费“AA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逆向过年”值得尝试
□伊一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在张罗过年的事情,但笔者在北京工作的表哥和表嫂却犯了难。表哥在电话中对笔者说,因为没有抢到火车票,而且春节期间还要加班,过年如何团圆成了问题。知道这事儿后,没想到姑姑说,“你表哥买不到票回不来,咱们去北京的票却很好买,我和你姑父可以去北京过年,趁机还可以在那边好好游玩一下。”我很赞成姑姑的观点,并很快与表哥联系,帮姑姑、姑父买了去北京的车票。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曾经豪情万丈的游子,当背着空空的行囊,厌倦了漂泊,准备踏上回家的路时,才发现在抱一抱父母的幸福面前,还“横亘”着一张薄薄的车票。车票的一边是游子一票难求的焦虑,车票的另一边是望眼欲穿的父母和亲人,这让很多想回家过年的人实实在在体验到了“好事多磨”的煎熬。可怜天下父母心。为破解这个难题,笔者的姑姑、姑父也是蛮拼的,决定去表哥那里“逆向过年”,这种思路在现实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笔者以为,“逆向过年”好处多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全家人团圆的角度看,具有极强的仪式感。但是,春节团圆,并不代表全家人非要在老家相见,尤其对于同在异地工作的“双独夫妻”来说,回老家过年还要面临去谁家的问题。所以,“逆向过年”不但能减轻春运结构性压力,还能很好地破解“去谁家过年”等难题。过年图的是亲人团聚,父母去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过年,不仅能避免夫妻双方回谁家过年的两难选择,还能为父母提供一个了解子女工作、生活的机会,父母可以借此出来走走,更多地与孩子相处。其实,对于孩子来讲,平常多回家看看,更胜于过年才回家一聚。

  当然,“逆向过年”好处虽多,但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父母年龄、身体条件允许的家庭来说,“逆向过年”值得尝试;但对于父母年迈、出行不便的家庭来讲,子女还是应该利用难得的假期,回家看看父母。值得一提的是,“逆向过年”每隔一两年进行一次还可以,不可能年年如此,因为就民俗文化而言,过年不仅要看望父母,还要与亲戚、朋友互相走动、沟通感情,如果每年春节都是“逆向过年”,那么,只能家人团圆,却无法与其他亲戚、朋友团聚,如此下去,恐怕亲情和友情都会稀释,血缘的纽带也会逐渐断裂。

  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春节,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条件允许的家庭不妨尝试一下“逆向过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