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记事时,我们家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父亲的一根扁担。
父亲除农忙时给地主打短工做月工外,农闲时间就凭这根扁担跑山西,走河南,担姜卖蒜养家糊口。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扁担,有的家里劳力多,会有几根扁担。农忙时农民用扁担把麦子或玉米一担一担地担回家,再把积的土肥一担一担地送到地里。
最主要的是扁担还在解放战争时期出过力,我们村响应党的号召,用扁担把解放军在前方打仗所需的大量物资、弹药及生活用品担到前线。邻家的振江叔,那时就用扁担担着两个子弹箱随刘邓大军南下挺进了大别山。他说,一天,翻越一座大山时,天下着大雨,挑担的民工上山走路很艰难,刘伯承司令员路过时亲切地向民工打招呼:“同志们辛苦了!”首长的一声问候,大家的精神都来了,担着担子一个劲地往前跑,把两箱子弹担到新县的一个山沟里,交给了部队,又换上了粮食和其他物品,这次支前的时间共3个月。
解放新乡时,沁阳西向镇共出动120个农民,组成一个连队,由区委组织委员牛士忠、武装部长张善祥同志分别任指导员和连长。我们行口大队参加5个人,我是其中的一个,参战的所有民工,每人都带着一根扁担。行走了4天到达新乡大召营南面的曹村住下,领导对我们进行整编,每5个人为一副担架,其中一个人负责担我们5个人的行李和吃喝,其余4个人专门抬担架。担架是用扁担做成的。两根扁担顺着放,相距80厘米左右,用两根木棍绑在扁担的两横头,再用长绳从扁担的两边套来套去,套成绳网成了一个架子,在架的两头拴上两根抬绳,担架就制成了。战斗打响后,我们和部队战士在一起,随时听从召唤。记得当时领导说:“这次战斗是为了不让新乡这股顽匪逃跑,由14纵队对新乡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实施全面包围的战略。”在包围新乡的当天晚上,敌人一点儿都没发现,到第二天天明时,敌人才发现已被全面包围了。敌人组织强大的军事力量拼命向外冲击,我军则在工事里向敌人射击,尽管敌人的火力嚣张,一上午连续三次向外冲击都被我军打回去或消灭在阵前,我军基本没有伤亡。中午时,来了几架敌机,这时我军为了不让敌机降落在抢占的飞机场上,向前冲锋时,伤亡了几名战士。我们几个人抬着担架跟战士们一起冲上阵地,把倒下去的一个战士放在担架上,由于交通沟很窄,不能4个人抬,只能3个人抬,一个人在前,两个人在后,凑合着走,伤员是头部受伤,我一个人在前抬着伤员的头部,伤员嘴里流出的血把我的棉衣都浸透了。把伤员抬下战场送往后方的交通沟后,我们5个人已经跑散了2个,带队的连长张善祥同志配合我们3个人抬着伤员往后方去。这时,我们看了伤员还有气,张善祥同志为了鼓励我们快走,他说:“4根扁担4个人,一副担架抬恩人,恩人伤疼不好受,我们一定要快走。”虽说整整一天没有吃饭了,但我们浑身是劲,4个人抬着伤员一口气跑了2.5公里,到达了部队的临时救治医院。但是,当我们放下担架让医生为伤员检查时,伤员已经没气了。
这次战斗打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