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我市开展“三查三保”专题活动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国土窗口以解群众需求和方便群众服务为根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让群众在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时享受到贴心的服务。
整合服务资源做“加法”。一是规范加满意服务,规范窗口运行管理。规范是窗口工作的灵魂,从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仪容仪表、礼貌用语、服务行为、日常考勤等方面,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窗口主动接受市行政服务中心监督管理,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经常听取各方意见,纠正错误;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热心接待每一位来访者,耐心接听每一个电话,诚心解答每一项咨询,细心受理好每一宗手续。二是阳光加用心服务,提升窗口办事效率。服务是窗口工作的核心。走进该中心窗口,一眼就可以看到土地交易所需的申报资料、收费标准、承诺时限、操作流程、工作规范、注意事项及联系电话等服务内容。三是精细加个性服务,打造窗口全新形象。该中心窗口全面推行AB岗无缺位服务,保证服务不断档,做到一岗多能、一事一清,全面提升政务窗口效能建设,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该中心窗口印制了一次性告知便民卡,并摆放在窗口显眼位置,供办事群众随时取用。另外,该中心窗口还开通土地登记办证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残疾人等提供特殊服务。
规范服务程序做“减法”。一是减少环节限时办。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该中心窗口通过改善业务流程的中间传递环节,缩短审核时间,由四签改两签,紧凑环节,做到当天接件、当天上报,办证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二是减少程序提效率。该中心窗口建立了“一口受理”信息服务平台、专人负责制,让群众明白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受理程序;将办理结果以电话和短信形式通知当事人,并将相关信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公开,由原来让工作人员跑来跑去,变成现在让信息在网上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该中心窗口引入“互联网+”工作模式后,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2015年,该中心窗口共受理城镇居民住房用地转让1880户,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由以前的95%上升到现在的100%,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