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参加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这几天特别振奋,因为在谢伏瞻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16年的工作安排,“焦作元素”频现其中。
记者梳理发现,报告中提及、涉及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六七处之多,包括“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打造郑汴洛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积极培育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沿黄生态旅游发展区和都市休闲旅游发展区”“着力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包括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涵盖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8个中心城市的‘半小时’核心圈;依托综合运输通道支撑,培育形成包括郑州—焦作沿郑太西北向发展轴)”“支持平顶山、安阳、鹤壁、焦作、濮阳、三门峡、济源等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的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重点推进转型发展”“开工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及郑州南站至洛阳等城际铁路”“力争开工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太极拳等项目申遗”等。
“谋划已久的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第一次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这对焦作的意义太大了。”孙立坤代表说。
记者注意到,这个规划面积618.14平方公里的灌区工程,涉及济源和焦作两市,工程虽途径济源,但焦作是最大的受益区,灌溉总面积53.2万亩,其中焦作的灌溉面积为41.34万亩。工程同时承担济源、焦作两市的工业和城市供水,为我市打造中原水城,加快城市水系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用水保障。
“报告中提出,积极培育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沿黄生态旅游发展区和都市休闲旅游发展区。我市也提出围绕建设知名旅游城、太极文化城,努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山地运动为一体的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打造集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民俗民情游为一体的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这样的省市对接,给我们目前谋划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带来了福音。”徐衣显代表说。
南太行山清水秀、风光独特,沿焦作、新乡、安阳等地分布着众多景点。近年来,我市正在谋划整合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3个AAAAA级景区等资源,打破行政界限,加快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新乡市整合八里沟等7家景区,成立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河北省正在开工建设北连北京、南接我省安阳林州的太行山高速公路,串联AAAA级及以上景区53个,也将对我省南太行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南太行作为我省“三山一滩”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旅游业的整合发展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非常重要的牵引和撬动作用,可以实现一举多效。
李英杰代表建议,省级层面要加大对南太行旅游资源和沿黄生态旅游发展区进行统筹规划,划分不同特色功能区,加快区域间旅游快速通道建设,避免同质化竞争,丰富消费业态,完善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南太行旅游集聚发展、联动发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我市两会上,确定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努力把焦作打造成为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城、区域中心城、知名旅游城、生态宜居城、太极文化城”的战略定位,这与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打造郑汴洛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不谋而合。“将焦作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太极拳申遗上升到省级战略,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焦作强力推进太极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有省里的支持,焦作打造知名旅游城和太极文化城一定能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李建代表、陈炳委员说。
省里关注焦作、扶持焦作,焦作凝心聚力强基础促转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郑焦城际铁路和桃花峪黄河大桥的相继开通,随着郑(焦)太高铁和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以及焦作至新乡城际铁路的逐步开工建设,焦作不再偏居一隅,郑焦融合的步伐在加快,焦作的明天一定会更好。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