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晓芳、郭君宇)按照《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打造办税服务厅升级版的指导意见》要求,去年以来,市国税局积极开展六项行动,加快办税服务厅升级版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开展办税服务厅功能拓展行动。加强市国地税办税服务厅合作,在山阳区、中站区和博爱县采取办税服务厅合并一家方式,在新区和武陟县采取共同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方式,在其他县市区采取办税服务厅互设窗口方式开展合作服务。在窗口设置上,整合国税部门的综合服务窗口和地税部门的分类窗口,设置“一窗通办”窗口和特殊业务综合窗口。合并1家和共同进驻的5家办税服务厅,分别配置8~12台网上办税设备,设置国地税联合办税体验区;对互设窗口合作的6家办税服务厅,分别配置4~8台网上办税设备,设置网上办税体验区。为各县区国税局配置车购税自助办税终端,在纳税人比较集中的专业市场设置2台“离厅式”自助办税设备,在1家4S店和1家车管所设置2台车购税自助办税终端。
开展纳税人办税提速行动。大力推广应用网上办税服务厅,通过短信、微信平台向2万余户纳税人推送网上办税服务厅新增功能,通过纳税人学堂“面对面”向纳税人推介。快速办理网上办税服务厅申请事项,全市国税系统共设置网上办税服务厅岗位132个,严格按照《纳税服务规范》要求受理、转办、反馈并限时办结纳税人网上提交事项,截至目前共办理网上办税服务厅涉税业务81项。进一步扩大完善“同城通办”,在全市范围内,有180项业务可在任一国税办税服务厅“同城通办”;在孟州市和武陟县国税局,“同城通办”拓展到了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室。
开展征纳互动创新行动。拓宽税企沟通渠道,全市11家基层国税局均开通微信平台,分类建立了A级纳税人、小微企业等微信群33个,收集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类涉税咨询2000余次。制作网上办税服务厅操作指南、移动终端办税操作指南等16个专题微课堂课件,通过互联网提供全天候培训辅导。与基层单位组建12个纳税服务专家团队,承担涉税疑难问题答复和纳税人学堂培训辅导工作。
开展完善机制防范风险行动。进一步梳理国地税办税业务,对国地税共同即办的77项业务,细化附报资料和业务流程;对国地税共同办理的2项流转时限不一致的业务进行统一。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制定督查暗访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督查暗访。按照“存同优异”原则,完善服务制度体系,将国地税各自原有的服务制度进行梳理改进完善,制定双方共同遵守的服务、管理、对外宣传等制度27项。据统计,通过合并1家和共同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方式开展合作的5家办税服务厅,有14项业务比合作以前的办理时限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开展服务人员素质提升行动。抓好日常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以考代训、团队学习、经验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实用性培训。国地税双方采取跟班学习、上机演练、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培养通晓国地税业务的多面手和全能人才。同时,在全市国税系统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开展标杆示范引领行动。创建纳税服务规范标杆市,扩大纳税服务样板县创建范围,明确“六化”目标,制定15项措施,力促11个基层国税局全部达到样板县标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按照人员日常管理、纳税人满意度、窗口人员工作量、业务办理时长等内容,设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窗口人员的量化考核。开展评选优秀办税服务厅和服务明星活动,通过逐级考核、公开评选,全市国税系统评选出2个市级优秀办税服务厅和12名服务明星,并在年度公务员考核中予以嘉奖,突出人文关怀,增强了岗位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