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年关将至。老人小孩在这个时候大都开开心心——老人盼着过年儿孙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孩子们盼着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还有炮放,自然是乐翻了天。可家里的顶梁柱们就没那么轻松了,种种陈规旧俗,让人不堪重负;人情往来,让人喘不过气……一些人过个年,仿佛被剥了一层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上千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年族”,其中20.6%的人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被调查者中,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年族”。春节,这一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本应是大家喜庆欢聚的时候,却因为掺杂了许多节日应有之义以外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很累,使本该轻松欢乐的传统节日打了折扣。
春节之所以过得累,忙是一方面原因,却不是主因。春节这几天算得上是多数人一年中人际交往最为频繁的时刻,这意味着,人际交往中不少“累人”的事儿会在这个时刻集中爆发,让不少人难以招架——城市里的年轻人回到了老家,长辈们总会在这时集中提问“工作怎么样”“工资有多少”“有女(男)朋友了吗”“啥时候结婚”“咋还不要孩子”等,这样的盘问式过年,让很多人有家难回;同学、亲朋总会在这时借机聚会,言语之间难免涉及近况,于是谁混得好、谁工资多、谁职位高,都成了明里暗里拐弯抹角的“较劲点”,这样的“攀比式聚会”,又让人有朋难聚。除此之外,给多少压岁钱、给谁发过年短信、双独夫妻回谁家过年等诸如此类一大堆的闹心事儿填满了人们的春节长假,于是不少人会在春节过后由衷地感叹一句:“这个春节过得真累!”
城市如此,农村也不例外。不管是种庄稼的,还是外出打工的,许多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挣的钱,过个年就能挥霍掉大半。买买年货办几桌酒席,走东家串西家,无形中便会增加许多不该有的浪费。有的人碍于面子,怕不请别人到家吃喝,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但把血汗钱用在吃喝上,又着实心疼,而且来年想用这些钱多搞些生产的愿望也化为泡影。但是,即使有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年饭照样得请,持续了多年的节日习俗照样得遵守。如此情势下,不累才怪!
过年太累,源于我们在“年”上附加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却忘了“年”本身是什么。民俗专家指出,草木生长荣枯、季节春夏秋冬、万物周而复始的节点,谓之为“年”。古人体察世间百态,认为人应当如万物一样,在这个时间点回归本源、重新开始,因此,要回家与家人团聚祭拜祖先,以示返本;要贴春联、放鞭炮,以示求新。中国人会在春节里,将过去一年不愉快的事情抛至脑后,把沉重的负担卸下,举杯共庆新春佳节,为的正是追求重新出发时的轻松与快乐。“关起门来过大年”,在这个延续千年的民俗里,蕴含的是回归自我、知足常乐的古老智慧。
轻松过年莫累着,其秘诀就在于“年”的本身。让我们回自己的家,过自己的年吧!过年了,请好好给自己放个假,暂时抛掉这个复杂社会带给你我的种种烦恼,去寻找一个简单而普通的自己,然后从这个基点重新出发,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与生活。这样简单而又有意义的过年方式,比起那种花钱又累人的过节,真可谓既轻松又舒心。这样过年,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过好年、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