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今年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今年将坚持工业强市,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举,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产业水平整体跃升。
那么,作为焦作传统优势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又该如何加速转型升级,实现从“焦作制造”向“焦作智造”的提升呢?我们以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四方)为样本,解析传统制造业的“智造”升级路径。
南车四方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企业,在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国首列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首列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和长编组卧车高速动车组均诞生于该公司。目前,南车四方已构建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和产品平台,形成持续自主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基地。
近年来,南车四方大力开展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制造、经营、服务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领域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业务流程再造能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成果显著。
南车四方的企业信息化之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两甩”工程、MPR应用等,已开始信息化的部门应用。近3年,南车四方信息化取得快速发展,通过两化融合初步建成了五大核心系统,建立了以PDM为主的研发管理平台、以ERP为主的经营管理平台、以MES为主的制造管理平台;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运维管理平台(MRO)和全面质量管理平台(QMS),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建成了支撑信息系统高效运行的硬件基础架构和数据中心;通过内外网分离、网络准入等技术手段,建立了多维度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平台;通过私有云技术,实现了子公司信息系统的快速部署和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和IT治理架构,通过了ISO27001和ISO20000体系认证。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南车四方通过QMS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对源头质量、制造质量、供应商质量进行全过程追踪、监控、动态反馈及有效评价。这几大系统在建设之初便进行整体规划,定义了系统输入、输出关系、数据流向,保证系统间紧密集成,并非一个个信息孤岛。2014年,南车四方根据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系统研究了工业4.0的发展方向和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数字化工厂”的初步方案。南车四方也是中国南车唯一“数字化工厂”试点单位。“数字化工厂”已成为南车四方“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
据悉,在前期五大核心平台成功实施的基础上,今年南车四方将结合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全面启动“数字化工厂”建设,在转向架分厂率先进行“数字化工厂”示范应用。
记者观点
从南车四方“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之路,感悟有二:其一,传统企业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南车四方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企业信息化之路,到通过两化融合初步建成了五大核心系统,跨度30余年;其二,我市传统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迈向中高端水平,既要在改造传统装备制造方面“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加快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运用。
具体而言,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在三个方向实现突破:其一,要把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数字化工厂”作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技术、打造智能装备;其二,创新驱动要通过战略合作和招商引资的途径,加快开发生产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装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其三,加强服务,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扩大服务业规模和服务内容,推动装备工业由加工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