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车厢充满爱
加大客运车辆安检力度
全市公路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两会长镜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孟州市:务实重干 绿色发展
马村区:环境立区 绿色冲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区:环境立区 绿色冲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②)这样的定位,更着眼于马村未来。环境立区,是马村区融入全市大局、跳出马村看马村的选择。劣势也是优势:经济小区底子薄、基础差,但发展空间更大、发展意愿更强。优势更加彰显:是毗邻云台山的通道,是“焦修博一体化”中连接焦作和修武的支点,是全市商贸物流的聚集节点。作为城区融合扩张的关键节点,马村区区位优势日益突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借助人缘、地缘优势,主动接受两地要素辐射,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紧抓机遇,谋势而动!马村区委书记翟耀南表示:“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马村区奋力起跳的关键,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基。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环境立区’战略目标。”

  科学审视发展,马村区确立了打造“焦作东部新城、休闲养生胜地、新型工业城区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并据此调整了产业空间布局:北部依托云台山建设绿色走廊,主打文化休闲产业和观光农业;南部沿人民路两侧,依托鸿运国际商城发展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新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打造焦作新地标焦东商都;东部产业集聚区依托现有企业,努力做大做强热力装备、生物医药产业,推动企业集聚和结构升级;西部依托老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配合产业布局,马村区下决心对3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改变了过去管辖面积不均、管理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融合,实现产业集聚区与行政区域套合管理。

  生态马村的绿色畅想

  谋篇布局,生态为先。长期以来,全市大宗货运向东穿行马村城区主要道路,由此带来的道路损坏严重、扬尘污染严重等问题,让马村背上了“环境差”的名声。为改变现状,马村区积极请示加快我市东海大道建设,这样大型货车可改行东海大道,马村城区道路环境可一举改善。目前,东海大道正在施工中。与此同时,建设路东延等一批城乡道路和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马村区明年将实现集中供暖历史性突破。

  绿映马村,不再是梦想。区财政投入130余万元造林绿化。截至目前,该区共完成通道绿化、农田林网、村镇绿化、南水北调护坡绿化、雨季太行山绿化等8545亩,完成率达到105%。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小区花园化是马村区打造生态宜居城区的建设目标。该区对13处公园、广场、游园进行绿化改造,对企事业单位、临街商铺、老居民区等绿化欠账多的区域实行见缝插绿、垂直改造、拆墙透绿。截至目前,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1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7%,绿地率达35.43%,均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南水北调穿城而过,一渠清水扮靓马村。配合全市水系建设,马村区投资1058万元,将占地面积450亩的塌陷地建设成为白鹭湿地公园,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全部完工后,这一“水清且浅、浅滩石矶、芦苇荡漾、鱼虾游弋”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成为马村区的又一亮点。

  改变乡村脏、乱、差,是硬环境整治的重头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该区推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该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了区、街道、村三级2∶2∶1人均15元的保洁经费,设立了环境卫生专用账户,每月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督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拨付保洁经费;投入168万元在3个村庄密集、运输便利的地方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座,在此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引进保洁公司负责各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再由城管部门集中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实行农村保洁服务社会化和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该区治理环境污染不手软,组织开展“蓝天雷霆”大气污染防治、河流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主要污染物减排、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10余项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工业企业治理22家,7个建筑工地均按要求采取防尘抑尘措施,露天烧烤9家、餐饮门店66家全部采用清洁能源,淘汰黄标车689辆。

  把好环保源头关。再大的项目,只要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一律不批。2015年,该区将两个分别投资8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不合格项目拒之门外。

  高效马村的绿色行动

  环境立区,软环境是核心。高效的行政效能、暖心的投资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保障和支撑。

  果断出手抓稳定。面对矛盾纠纷突出、稳定形势严峻的局面,马村区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领导干部带头下乡入户、蹲点办公,广大党员干部重心下移,变上访为下访,深入群众家中、项目现场、企业车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理顺了群众情绪。为巩固活动成果,该区建立并实施信访工作九项制度,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2015年1月至11月,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3%。

  只要群众有需要,200米内,5~10分钟,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叫随到。冯营街道办事处的“200米便民服务圈”是该区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缩影。74岁的独居老人闫秀华深夜突发脑溢血,感觉不好的她拨通了社区干部徐秀叶的电话,几分钟内,徐秀叶就和附近居住的志愿者赶过来,及时把老人送往医院。在深圳打工的陈富波、宋巧娟夫妇急需马村区开具一个证明,他们回不来,家里年迈的母亲又无法代办,他们把求助电话打到了东苑社区,仅用一天时间,这张盖有计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印章的证明就寄往了深圳。“原九成社会法庭”“老大妈巡逻队”……一个个有特色、接地气儿的载体,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情绪,构建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的工作体系。2015年以来,按照“四议两公开”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马村区解决了低保调整、道路硬化等362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

  优化政务环境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马村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清理现有行政许可事项,取消12项,调整58项,全部审批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两次办结”,坚决杜绝“体外循环”“两头办理”现象。

  为项目和企业开辟绿色通道。该区对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盯紧盯实,区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开展项目攻坚月和施工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从项目引进到项目落地,各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目前,鸿运国际商城、亿祥美郡城市综合体、一代天骄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九里山生态文化养生小镇、寰慧热力装备产业园、鸿运智能物流园、卫华光伏发电、昌盛光伏现代农业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顺利签约;万达商业文化广场、大地传媒文化用品交易中心、中广核电光伏发电等项目正在积极对接。

  为帮助企业上档升级,马村区在全市首家实施区政府和高校战略合作,为企业产学研搭建平台。目前,河南理工大学在马村辖区的企业建了6个博士工作站,为企业解决难题17个。该区依托焦作技师学院,累计培训企业员工450余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74.5%,工业运行趋稳向好。

  法治马村、平安马村、和谐马村……一个个品牌托起了绿色马村,马村区正阔步走上新的征程。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