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王 威
在河南能源焦煤公司赵固二矿有这样一位干部,他牢记职责,情系职工,激情奉献,用真心、诚心和爱心维护职工根本利益,赢得了职工的信赖和好评。他,就是赵固二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海庆。2015年12月,刘海庆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
干工作认准一个理:职工“娘家人”就要为职工办实事
2009年,焦煤公司任命刘海庆为赵固二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从那时起,他就认准了一个理:工会既然是职工的“娘家人”,就一定要扎扎实实为职工干点事情。那时候,赵固二矿尚处于基建阶段,安全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工会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刘海庆积极和上级工会组织以及该矿党政领导汇报沟通,逐步健全完善了工会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认真落实加强工会建设的各项举措。他坚持深入基层,耐心引导职工入会。目前,全矿职工入会率达到100%。
在工作中,刘海庆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工会干部,时时、事事、处处都以“职工之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注重站在职工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努力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使自己真正成为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工会干部要胸怀两个情愫:情系职工、服务职工
在刘海庆的头脑中,始终萦绕着这样一句话:职工利益无小事。赵固二矿建矿时间不长,如何维护好职工的权益?他觉得,要干好工会工作,首先心里要真正装着职工。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时刻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把职工呼声当成工作的第一信号,把职工是否满意当作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满腔热情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在煤矿工作,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和最根本的利益。为此,刘海庆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干部职工座谈交流,倾听意见建议,为此,他探索实施了以“宣传教育、学习培训、隐患治理、三违帮教、正向激励”为内容的五位一体群众安全工作法,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发挥“三员一模”(群监员、青岗员、协管员和劳模)带头作用,群防群治查隐患,有力配合了行政安全管理,该矿工会分别荣获河南能源和焦煤公司“先进群监会”,矿井连续4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为更好服务职工,刘海庆倡导建立了群众工作室,以“不嫌事小、不怕事烦、不惧事难”为服务口号,推出“一心一意为职工服务,一言一行对职工负责,一点一滴让职工满意”的服务承诺,开通服务电话和电子邮箱,安排工会干部轮流值班,365天不间断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咨询,化解矛盾。经过3年的运行,群众工作室成了答疑解惑的“咨询台”,化解矛盾的“拦洪坝”,排忧解难的“民心室”,凝聚民智的“加油站”。他还牵头构建了更加合理的工资分配监管体系,有效保证了职工工资不受侵占。2013年8月,赵固二矿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全省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
刘海庆坚持把创建职工之家作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有效载体,促成了包括健身房、台球室、棋牌室、职工书屋、室内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室外篮球场等职工文体娱乐场所的建成投用,把职工之家建成安康之家、民主之家、文化之家、和谐之家、活力之家。在刘海庆带领下,赵固二矿工会积极帮扶困难职工,为职工办理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并给家庭困难和患有重大疾病的职工建立档案,定期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形成长效帮扶机制。仅今年春节前,就慰问困难职工60多人,发放慰问金6万多元。2015年年底,赵固二矿工会分别被河南省总工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河南省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工会组织要成为职工的依靠,必须勇争一流
刚担任赵固二矿工会主席之时,刘海庆就立足将煤矿打造成职工创新的平台、丰富职工知识的基地。“提升工会的地位,必须踊跃创新,勇争一流,才能赢得重视和支持。”刘海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按照这一工作思路,他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围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高技能人才积极作为。
为打造“人才梦工场”,刘海庆积极奔走,主持创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下设申麦成技能大师工作室、张金富工作室、大学生工作室、职工创新实践基地,广泛组织职工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他组织有关人员积极研究,制定了激励创新人员的奖励措施,建立了职工创新基地,鼓励一大批职工自学成才。据统计,近两年来,赵固二矿通过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各类创新成果1000余项、创效5000多万元,开创了“树立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创新局面,让创新从精英工程变身成了人人参与的群众活动,职工创新工作室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工人先锋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海庆先后获得焦煤公司劳动模范、河南能源先进工会干部、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焦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煤炭系统“安康杯”竞赛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