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校准公平正义的天平
九三学社焦作市委召开全体会议
我市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正式启用
全力确保春运安全有序
图片新闻
为党员干部备好春节“廉政餐”
产业集聚托起转型腾飞梦
焦南监狱在全国监狱系统首家开展新教育实验
青天河景区2016年全国旅游电商 合作大会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集聚托起转型腾飞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铁路方面,2015年6月26日,郑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焦作至郑州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约40分钟。目前,郑焦铁路已成为焦作人出行的重要选择,大大加强了郑焦两市的联系和融合。同时,焦作火车站南广场开工建设,焦作直达北京高铁正式开通,太焦客运专线、新焦济洛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开启了我市以高铁为代表的大交通时代。

  能源方面,中原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神华焦作电厂、华润龙源电厂建成投运,中电投丹河电厂项目开工。

  信息化方面,“无线城市”“智慧焦作”建设14个项目完成投资14.6亿元,“全光网焦作”提前实现。

  这些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不仅为我市稳增长、保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我市创优势、促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焦作还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主要抓手,高度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作用,采取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取得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应。为此,我市将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重点,着力引进行业内龙头型、基地型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集聚起独具焦作特色的高精尖“产业硅谷”,并制订了《2015年度焦作市十大建设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专项行动计划》,严格按照“七个一”工作法推进项目建设。对每个项目建立了工作台账,并对照台账进行督察。分包领导每周听取一次推进情况汇报,并深入现场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提升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试行创新券制度、科技贷款贴息制度,2013年发放创新券5670万元、贷款贴息1852万元,连续6次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焦作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战略合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对获得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市里给予重奖。全市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占全市比重分别达89.7%、85.9%;创建院士工作站13个,佰利联、多氟多、中内配等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9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综合性专业电商园区和新的企业创新制度建设,是全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域,是整合资源、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政策洼地,是全市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的新亮点。

  经过5年不懈努力,焦作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农民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的新引擎。

  我们相信,随着产业集聚区谋略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我市经济发展的梦想与实践,定能不断攀升、腾飞,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型工业城定能在世人眼前最终呈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