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孔小海
杨志匡
2015年,面对严峻的煤炭经营形势,演马庄矿抓安全、强管理、争效益,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原煤完全成本同比减少6969.39万元,吨煤成本较计划减少57.01元,全员工效人均同比提高3.62吨;原煤发热量和块煤率分别较计划提高204大卡/千克和6.12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增收1841.29万元。
强化经营管控
“我们认真落实焦煤集团降本增效管理举措,全面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督察。2015年,材料费同比减少1881.93万元,人工费同比减少5269.50万元,电费同比减少568.67万元,设备租赁费同比减少677.86万元。”演马庄矿矿长、党委书记余荣强日前对笔者说。
为实现降本增效,2015年年初,该矿对基层各单位正职、副职、验收员、班组长、职工等5个层级的成本管控责任进行细致划分,将成本管控延伸到每个岗位。
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该矿将大型材料和周转性材料的回收复用列为重点环节,并严抓专项工号材料、配件辅料投入和现场材料管理,努力做到“能回则回,能收尽收”。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该矿合理组织,杜绝窝工、返工现象;推行定岗、兼岗、合岗、转岗、走岗,减少人工成本浪费;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及时清退违规违纪人员,减少统筹费用支出。在电力成本控制方面,该矿完善“避峰填谷”措施,开展“吨水百米扬程电耗”竞赛,重点抓好通风电费和排水电费管理。在设备成本控制方面,根据生产实际,努力做到设备零购置;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修理费用;提高修复质量,避免重复修理造成配件费用及人工费投入;减少闲置设备,降低租赁费用。
优化人力资源
2015年,该矿继续强力推进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该矿人力资源科科长窦安义介绍,针对矿井人员结构“总量富余、结构性短缺”的实际,该矿积极研究制定措施,通过多项措施,有效分流富余人员,降低用工总量,提升了生产效率。
一是持续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平均每月劳务输出256人次,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率,增加了收入。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引导机关人员分流,分两批共培训129人,帮助他们取得操作工证书,作好转岗、兼岗准备。三是合理调整队伍,先后有120多名职工从地面向二线辅助、采掘一线正向流动,缓解了区队缺员压力,保证了生产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该矿多渠道分流安置人员,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截至2015年年底,该矿在册人员同比减少378人,调减率为13.50%;在岗人员同比减少300人,调减率为10.68%;人均原煤效率同比提高14.83%。
狠抓煤质管理
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时,演马庄矿着力打好煤质牌,深挖内潜增效益。
“去年我矿大力开展‘提煤质、增效益’活动,通过块、末煤差价收购和链式矸石买卖等市场化手段,大大提高了煤炭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此我矿还获得焦煤集团煤质奖励160多万元呢!”该矿副总经济师郭利坤说。
该矿从生产源头、采掘工艺、运输过程等多个环节,严把煤质关,通过合理设计巷道,科学确定采高,加强顶板管理,预防煤墙片帮,改进煤流系统防破碎装置,实行运输线全过程拣矸,以及采掘区队、皮带队、选煤厂链式煤质结算方式等多项举措,煤炭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原煤发热量较计划提高204大卡/千克,增加收入948.49万元,块煤率较计划提高6.12个百分点,年增加收入892.80万元。
该矿还建立了职责明晰、抓手有力、管理科学的煤质管理体系,完善了煤质检测、分析、管理、考核等九项制度,将采掘区队工资总额的10%作为煤质结构工资切块管理,根据各单位生产原煤的发热量和块煤率,逐月落实,兑现考核。“2015年,我们区队的煤质结构工资平均每月每人为305元,大伙儿真正理解了‘提高煤质,就是增加工资’的含义,抓煤质的热情高得很哩!”该矿采煤队队长汪成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