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纸上同行(国画)
故乡的年味
红对联(二首)
新 年(组诗)
大年大年,慢慢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年大年,慢慢过

作者:□杨 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手推车,劈柴火,土锅台,蒸馍馍,手写春联儿……与现在相比,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是慢,手工制作多于机器生产,就连过年的物件儿,也都粗糙,透着原生态。但我的感觉,却比现在过得有味儿。

  现在过新年,置办年货方便快捷多了,啥都是现成的:吃的肉菜蛋奶几乎全是成品半成品,穿的衣服鞋袜也是有钱就能买来。许多家庭连年夜饭也不用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电话或一条微信,在上档次的酒店订个包间,或者直接请大厨到家里。春联不用亲自写,饺子都是速冻的,保洁有人为你做。只要你肯花钱,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可是,现在的人都是火烧火燎的样子,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急匆匆赶飞机赶火车,急匆匆开快车猛超车,急匆匆下单子收快递,急匆匆刷微博刷微信,急匆匆买回家一堆堆速成的年货。然而,那传统民间悠然自得过新年的滋味儿,渐渐淡了许多,弱了许多。

  我不由无比怀念和神往小时候在乡下过年的情景了。

  一进农历腊月,农活告一段落,乡亲们开始忙活年。小小的村子,并无萧瑟,软软的阳光中,酒肉香渐渐浓了起来,半空中偶尔一声炮仗,钓出一串串大人孩子的欢笑。喝罢腊八粥,就过了“小年”,大人们置办年货的脚步也愈加欢快。杀年猪,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之一。大人们在场院里支起一口大铁锅,粗大的劈柴燃起熊熊烈火,烧开一锅欢腾腾的水花。五六个年轻后生,七手八脚将一头肥猪按在宽大的案板上,操刀的是我爷爷,二尺长的钢刀寒光闪闪,三下五除二,便把那头肥猪超度了。刮毛接血、开膛破肚之后,我获得了向往已久的战利品:一两个猪尿脬,用打气筒充上气,扎住口,便成了超级坚固的大气球,让别的小伙伴羡慕得流口水。

  蒸馒头自然是个大项目,每家都要蒸很多,奶奶说过年馒头蒸得越多,来年收成就越好。现在想来,那时物质生活不富裕,辛苦劳碌、清汤寡水过了一年的人们,总得在过年时好好犒劳、补偿一下自己,也算是休养生息了。奶奶的话我尽管有些不相信,但仍然乐意跟在大人身后打下手,比如运劈柴、烧火、抬水。一家蒸馒头,邻居的大娘、大婶和姑姑、姐姐们都来帮忙,从凌晨三四点开始和面、盘面,八、九点钟,大锅上架了五、六层巨大的木蒸笼,鞭炮声里,烧火,开蒸。大人们一边忙活,一边唠着家常:张家二姑娘和李家的大小子好上了,刘家的老房子里窜出了一条三尺长的大黑长虫,赵老六种黄花菜成了万元户……我喜欢缩在爸爸的怀里,帮他往灶膛里填劈柴,火苗子窜出老长,映得我的脸发烫,在大人们的唠嗑声里,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时,第一批馒头已经出笼,在堂屋的大竹席上,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排列整齐,好像一张张欢笑着的娃娃脸,甚至还带着奶声奶气的呼吸,令人不忍心吃。

  除夕清早,爷爷搬出小木桌张罗写对联儿,崭新的毛笔、墨汁和鲜鲜亮亮的大红纸都是事先买好的。爸爸带着我和弟弟裁红纸,长条的,用来写对联;小短条的,用来写横批;方方正正的,写大大的“福、寿、财、禧”字。以前总是爷爷自己写春联,还要给邻居们写,小方桌上堆得厚厚一撂,爷爷很得意。后来他手抖得厉害,就要爸爸写,等我上初中时,就让我来写了,我怕出丑,就扭扭捏捏,爷爷笑着教训我:“初中生也算大半个秀才了,搁过去都能打天下了!字是人的脸,总得叫人看,多写多练才能写好。”大红春联在大门旁、窗棂上贴好,犹如一面面旗帜红得热烈而耀眼。堂屋里新年画已经贴好,厨房墙上灶王爷和灶王奶的画像也都到位,就连牛马的槽屋也贴上了“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联儿。奶奶、妈妈把圆滚滚香喷喷的饺子包了好几大锅排,为除夕团圆饭准备的肉菜装满了盘盘碗碗,这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时刻。孩子们穿得崭崭新,都暗自猜测,农历大年初一要给祖宗和长辈们磕几个响头,自己究竟能得到多少压岁钱。噼噼啪啪的鞭炮刹那间爆响,引来一群拾炮的小家伙,炮声、笑闹声混合着饺子香、酒肉香,恍惚间幸福得有点眩晕。

  回想那时,准备过年的东西没有几样现成的,基本上都要自己亲自动手,特别是杀鱼宰鸡洗菜,冻得手生疼;蒸馍炸肉丸子,烟熏火燎,又忙又累,腰酸腿疼。但就是这个缓慢又琐碎的过程,却叫人觉得累也舒坦,忙得欢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的日子,不但让人忘掉悲苦劳累,而且还巩固了亲情与乡情,令人不觉沉醉其中,慢慢品咂太平年景醇厚悠长的滋味儿。

  是的,朴朴素素,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其乐融融,这样才真是有意思的过大年啊!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