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2016年的春节,新鲜事物焕发勃勃生机、年俗亲情有坚守也有变迁。
“红包大战”除夕夜4.2亿人“抢”不停、出境消费额预超900亿元、春节档电影《美人鱼》上映4天票房破10亿元,猴年伊始“猴气冲天”。
【红包大战】超4.2亿人“抢”不停
除夕夜迎来全民抢红包高潮。数据显示,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达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3年狂增505倍;春晚期间,支付宝“咻一咻”抢红包活动总参与3245亿次,是去年春晚互动总次数的29.5倍。抢红包正从节日“伴奏曲”演变为年夜“主题歌”。
“红包大战”受人追捧也引发思考。微博、微信、APP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却也成为“亲情面对面”的割裂者。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当除夕夜人们的眼光在屏幕上游走,对亲友长辈的关心充耳不闻,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一些人的亲情已然被手机打败。
【消费火爆】出境消费预超900亿元
春节长假期间,冬奥情节引燃的冰雪热走俏旅游市场,也有不少中国家庭选择出国游。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发布的报告预计,2016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近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
与旅游市场同样火爆的还有春节档电影。大年初一,《美人鱼》领衔6部大片带来贺岁大礼包,其中《美人鱼》上映4天,票房累计就已突破10亿元,刷新华语影史最快破10亿元纪录。
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也在逐渐展现。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超过1200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参加了今年阿里年货节,消费比平时增长331%。专家认为,消费要继续挖潜,还应加速供给侧改革,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猴赛雷】传统春晚引讨论
农历猴年,各种跟“猴”有关的拜年祝福话语不在少数,起源于粤语“好犀利”的普通话发音“猴赛雷”成了流行语。吉祥物“猴赛雷”虽然最终没能在春晚上露脸,但是猴年春晚仍旧引发不少关注、讨论。
视觉产品多元化的今天,全民看春晚的现象已经很难复制,一批依托于新技术新平台的“二次元春晚”“草根村晚”带来新潮流。如不少动漫爱好者选择在除夕夜观看“哔哩哔哩2016拜年祭”节目,3个小时节目包括弹幕、吐槽、动漫、搞笑视频、卡牌游戏等丰富内容;广西、山东等地农村百姓则自发办起了乡村春节晚会,互动频繁、趣味十足。
【催婚逼婚】青年被催婚超八成
从上海姑娘跟男友回农村过年“逃饭”帖子掀起舆论热议,到“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市场火热,显示出当前年轻人恋爱与择偶观的多元化。逃与留的讨论热潮也折射出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婚恋观冲突不断的现实。
近期,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八成受访者表示曾被父母逼婚。25~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如何在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劝说下,练就微笑、频频点头的基本功与坚强的内心,智斗“中国式逼婚”?早在春节前夕,各种“反逼婚攻略”便在网上随处可见。
【关切与关注】高雄6.7级地震牵动人心
万家团聚之时,台湾高雄地震中死伤的同胞们让人们牵肠挂肚。截至13日8时38分,台湾南部地震遇难者已升至108人。
灾难发生以后,大陆各界、有关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纷纷表达同胞之情,关切灾情的同时积极组织捐助。当前,救援仍在进行中,不少网友自发在网络上为台湾地震灾区祈福。
(据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