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示范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示范区紧盯目标转型攻坚
文昌街道:农民过年运动乐
示范区提升红色网络教育家园服务水平
确保廉洁过年
图片新闻
召开节后“收心会”
大驾村:“第一书记”百姓夸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驾村:“第一书记”百姓夸

作者: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如今走进宁郭镇大驾村,很多人都会觉得,短短四个多月时间,这个村的变化太大了:漂亮的“跃进门”,笔直的街道,整齐的排水沟,崭新的宣传版面,白墙与绿树相映,新农村新气象扑面而来。

  提起大驾村的变化,村民老邱感慨道:“这得感谢俺村的沈书记,都是帮扶工作队的功劳啊!”

  老邱口中的沈书记,是示范区财政局农业科科长沈小明。去年9月份,按照示范区党工委关于“四帮四扶”工作的安排,他被下派到大驾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驻村帮扶工作。

  对30岁出头的沈小明来说,农村工作经验一片空白。但是,他没有胆怯和退缩,驻村后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一个星期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座谈会四个会议,讲明驻村帮扶工作意义,听取村情介绍,开展宣传发动。随后,他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民们拉家常,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意愿需求。他对村干部说:“我得先把村情吃透,要不然我这个书记啥也干不成,成了个虚名书记!”

  大驾村有近2000口人,村情稳定,两委干部团结,各项工作基本都能顺利开展,但是村里没有集体企业。去年,该村因基础条件好,被定为市环境卫生示范村,但村里亟待整修的道沿无钱整修,急需绿化的街道无钱绿化。沈小明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同时挨家挨户鼓动群众集资,短短20天就筹集到11万余元。之后,他和村组干部一起量地、搬砖、采购物料,5000多米的道沿仅用10天时间就修缮一新。去年11月份,市里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大驾村被评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村里的照明路灯从1996年装上至今已有20多年,由于年久失修,有一半都不能用,群众晚上出行极不方便。沈小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多次召开村组干部会,以“一事一议”方式帮助村里筹资14万元,把全村300盏路灯全部换成既节能又环保的LED灯,群众晚上干活一点都不耽搁,那些喜欢跳健身操的大姑娘、小媳妇更是夸赞不已。

  沈小明闲下来的时候喜欢在村里转,他说多转转才能发现问题。这不,他在村里转了几次后就发现,这么大个村,体育健身器材居然没有一个能用。考虑到现在群众农闲时间多,没有个锻炼身体的场所会影响身体健康,他又开始奔波,成功地帮助村里争取到三套体育健身器材。看到老人和孩子们在崭新的器材上健身、玩乐,沈小明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

  大驾村的不稳定因素极少,可沈小明连这极少的信访苗头也不放过。第四村民小组群众要求组里公开财务收支而未得到满意,村民老刘对村里没给自己发放60岁以上老人补助金而口出怨言,诸如此类大事小情,沈小明都会认真询问根由,并协调村干部及时解决。群众不满意的,他不厌其烦做工作;干部有怨气的,他耐下性子进行疏导,任何事没有个圆满结果他绝不罢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生说:“有了沈书记,村里工作好干多了。”

  驻村干部不仅要人驻,更要心驻。沈小明虽然年轻,但是在工作上踏实成熟;他话不多,总是把每一句话都落实到行动中。短短四个多月,他改变了村里的面貌,赢得了百姓的信任,难怪村民们都对这位“第一书记”大加称赞。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