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能不能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楼院居民议事会来当家,公平又公开,对低保户评议结果我们非常满意。”2月12日,家住解放区新华街道鸿源社区的居民李晓明高兴地说。进入1月份以来,解放区民政局将居民议事会工作与民政业务有机结合,完善制度,大胆“赋权”,不仅强化了低保制度的规范管理,还对基层民主议事制度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进入1月份以来,该局实行楼院居民议事会评议制度,在34个社区、23个行政村重新成立了低保评议小组,将楼院居民议事会成员纳入评议范围,按照“进保必评、施保必议”的原则,对原有低保申请、审批程序进行优化,由楼院居民议事会把好第一道关口,对新增低保申请对象进行入户调查、邻里访问、议事会评议,对照低保政策规定和申报对象实际收入情况,符合条件的按原有程序上报审批,不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取消,切实做到“进出有据、精确施保”。该局在社区、行政村建立低保永久公示栏,宣传低保办理程序,公示享受人员基本情况,并将市、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监督举报电话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该局健全动态管理制度,积极发挥议事会成员居住在楼院、熟悉邻里情况的优势,发挥好他们的信息员作用,发现低保对象有收入和财产变动的,要当月上报民政部门,核查后确定是否继续实施保障或调整保障标准,真正实现低保工作动态化。截至目前,该区低保对象新增432户、调整274户,未出现一例举报投诉。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