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对于山阳区而言,必须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进一步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跨越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链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届十八次全会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创中求强、增中求进、调中促活的方针,继续坚持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三产带二产、传统转新兴、创业变创新”,着力构建“四大板块”,强化“三大载体”,突出发展主题,狠抓项目建设,统筹稳增长、促转型、保生态、促和谐、惠民生,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节能减排、环保等完成市定任务。
【关键词】突出六项重点 提升综合竞争力
链接一:突出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能。重点围绕谋划确定的总投资435.9亿元的86个项目,促开工、促形象,保投资、保进度。一方面,以“转”为主题,大力发展服务业。围绕商贸、物流等12类服务业,完善体系、提升水平。推进山阳商城北区改造、矿山厂区开发,加快东方红国际广场、中海欧凯龙等项目建设,盘活金桂苑商业广场、718地下商业街;积极推进豫商易货平台、国家科技孵化器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本土骨干电商企业。不断完善物流体系,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引导辖区各大银行、保险公司拓展服务功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以“增”为重点,扶持壮大工业企业。继续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传统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在重点发展三产的基础上,吸引高端智能、环保低碳的工业项目,扶持现有工业项目做优做强做精做大。要紧盯汉河电缆扩建、福瑞堂研发中心等14个扩规提质项目,尽快形成增质增量。加快推进北控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投产。支持力合节能扩大产能、壮大体量打造产业龙头;力争云台山制药公司新三板挂牌。帮助福托光源、鼎力机械等企业转型升级。
链接二:强化载体建设,努力实现转型发展。产业集聚区按照“三产带二产”的思路,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三利达休闲健康运动产业园建设,带动北部沿山生态旅游和健康体验产业发展。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小型机械加工企业孵化空间。力争太极庄、火马文化创意、北京维斯曼乐器等项目开工建设。文化旅游园区,重点推进巡返大庄园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南山路建设。加大药王庙对外推介力度,努力建设中医养生圣地。特色商业区,突出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建材家居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提升集聚效应。推动欧凯龙、大商等现有业态升级。丹尼斯扩建实现主体完工。郝杰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上海外高桥项目7月份建成营业。
链接三:坚持开放带动,持续增强发展活力。重点围绕“四大板块”“三大载体”,积极推进定向招商、以商招商、零地招商。充分发挥招商顾问的作用,及时捕捉项目信息,加强跟踪对接。借助投洽会、厦洽会、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等招商平台,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行业商会联系,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要优化发展环境。对外来投资项目实行联审联批,建立项目落地一把手负责制,一般项目由牵头部门负责,重大项目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强力推进无偿代理制,实现项目入驻“两个不接触”,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
链接四: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积极争取开工建设西经大道、中原路北延等工程。完成新丰一街北延工程等4条道路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探索集中连片改造模式。全面开工建设南水北调恩村二街安置小区、墙南安置小区二期等项目工程,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实现城市即时监控和管理。按照“一基本两牵动”的发展思路,全力争取在城东区完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积极配置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打造品质高尚、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城市最佳宜居区。
链接五: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提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改善生态质量。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高标准完成南水北调农村段绿化和3800亩林业生态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瓮涧河、群英河景观治理和李河治理工程;坚持“治理一批、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闭一批”,深入开展面源大气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村创建等工作。
链接六:倾力民生改善,努力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00人。制订精准帮扶方案,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业三项补贴等各项改革。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探索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新的服务模式。强力实施教育名区战略,推进学校特色化办学,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全面优质均衡发展。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关键词】凝聚力量 提供坚强保证
链接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事业兴衰,关键在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三股劲,一是思想解放,有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闯劲。二是有敢于同错误行为作斗争的冲劲。三是有一抓到底的拼劲。要树立发展意识、规矩意识,对政策和上级部署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链接二:提升素质,正气引领。组织部门要拿出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培训党政领导干部2批次,培训村、社区两委会干部2批次,进一步更新观念。要在各领域树立正面典型,引领正气,在全区上下形成爱岗敬业、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链接三:积极思维,主动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善于突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做敢于担当者,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考验面前勇于亮剑,发展面前敢闯敢试、利益面前无私忘我,敢于大刀阔斧、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敢破能立。
链接四:夯实基础,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理念,认真履行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政治责任。各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激发干部的激情、热情、活力,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链接五:从严管理,正风肃纪。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纪律,自觉加强权力约束。各级纪委要落实好监督责任,对违反规定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领导干部都要做经济上的清白人、生活上的正派人,不触法律红线,不碰纪律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多干实事、少搞活动。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促发展、保民生上。
山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