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周淑芳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一年,受金融危机和行业周期调整的影响,整个氧化铝行业迎来了寒冷的冬天。但也是这一年,中州铝业通过精益管理,另辟盈利蹊径,打赢了一场实现本质盈利攻坚战,于去年9月份提前实现了3年本质脱困成本预算目标,实现了盈利,同比增效2亿多元。
“我们无法改变市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正如中州铝业人所言,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凝结了中州铝业人诸多的心血和汗水,汇聚了中州铝业人太多的智慧和担当,也体现了中州铝业人坚定必胜信念、致力精益之道的价值内核和外在细节。
何谓精益之道?就是企业精益求精、不懈地创造顾客、赢得利润的经营之道。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州铝业连续多年奋战在生死存亡线上,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传统的经营模式弊病凸显。
面对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要打赢这场翻身仗,只有积极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走出一条绝地重生、持续盈利的良性发展之路。
一场顶层设计的变革势在必行!
2015年3月29日,艳阳高照。在喜庆的秧歌和喧天的锣鼓声中,中铝公司董事长葛红林和市委书记孙立坤共同揭开了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的“红盖头”。
至此,中州铝业完成了“分转子”的华丽转身,开启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企地经济共赢发展的重大举措,开创了地企联手、金融创新的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
自此,中州铝业更是充分发挥集中管理、授权经营的优势,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推动优先矿业、精干铝业、盘活辅业战略的实施,通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破冰“冬泳”,奋勇前行。
一切从自练内功开始。中州铝业一方面建成投产了冶金级氧化铝工艺优化节能减排项目,补齐受进口矿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停产的生产线,形成成本竞争优势的生产规模,解决因缺乏资金而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做优做大化学品氧化铝,力推白度高、质量好、受客户普遍欢迎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实现产业延伸,形成研、产、销一体化进程,有效盘活闲置低效烧结法资产。
中州铝业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关注、支持,通过市场化运营,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中铝企业转型示范园,获取更多的国内外矿产资源以及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机会,延伸了产业链。
中州铝业划小核算单元,实施市场化改革,创新经营管理方式,直面市场挑战。氧化铝厂通过模拟市场化改革,全面树立价值创造决定薪酬分配的理念,以岗效工资制、底酬+提成、计件工资、岗位承包工资等方式创新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激发了员工活力和内在动力,该厂效益同比倍增,全年盈利2200多万元。新尚环保公司从管理团队开展薪酬制度改革入手,实行班组业务承包制,推行内部价值化绩效考核,从运营向服务、从眼睛向内外并重、从稳定运行向创新创效转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00多万元,利润额160多万元。中州铝建公司按照月保季、季保年的工作目标,加强基础管理,合理控制各项费用。在主要可控费用指标同比下调10%的情况下,结合万元产值人工成本、机物料费标准的动态管理,以车间为单位组建劳务队伍,变转包模式为分包模式承接项目施工,全年完成利润同比增加500多万元。
与此同时,中州铝业的决策层还认识到:要想抓住历史机遇,必须开展多种经营,盘活辅业,让主业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优势竞争。
2015年,中州物流公司、九力科技公司等独立法人单位在为主业做好服务的同时,大胆创新,外拓市场,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为市场化改革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找准定位、精准出击,立足大宗物资物流业务,服务内部物流业务,优化公、铁、水路多式联运模式。2015年,中州物流公司精研市场、认真核算、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消除单一运输模式,利润成功实现翻番,营业收入累计实现突破2亿元。
“树立真诚、专业、合作、共赢的理念,依靠中州铝业,对内通过优质服务助力企业本质盈利,对外通过劳务输出抢占市场实现盈利。”九力科技负责人许逢权说,2015年九力科技不仅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圆满完成8#锅炉等一大批技改项目,还承揽了湖北兴发等多项项目建设和检修工作,在改造中学习摸索,向电器领域挺进。实现营业收入2574万元,实现考核利润405万元,成为企业本质盈利的又一中坚力量。
截至去年年底,中州铝业全级次独立法人单位全部实现了盈利。
然而,精益之道的本义,不仅是对企业战略的宏观思考,更应包括企业自身运营的细节转型。对此,中州铝业负责人在运营转型中深有感触:“给一个好的工具和方法,就是为我们砍掉成本多了一把强有力的刀。让人养成了一个好的思维方法、工作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
坚持两头抓,走路两条腿。2015年,中州铝业以核心项目引领,从上层推进持续改进, 建立核心项目运行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以模范车间为载体,从基层推进CBS快速复制,创新速赢项目评价机制,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实现运营转型收益1.8亿元,对成本的贡献率达4.1%。
如今,运营转型已经成为中州人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增加效益的工具和法宝。在1320名转型骨干的努力下,在生产、矿山、辅业、自主经营等28个单位和部门的实践中,形成了四个结合、三个创新模式、两个推进载体、一个导向的中州特色。
统一目标、认识差距、明确路径、采取行动、持续前进,由中州铝业领导班子引领,项目组长、责任人、支持专家、内部专家负责核心项目及中层重点改善项目,成为企业抓基础、强管理、降成本、增效益的一盏盏明灯。
随着诊断重心下移,车间成为主体,打通各层级KPI逻辑链条,结合班组降本增效,实现运营转型与日常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缜密系统,一落到底;跟踪追击,制作目视化跟踪看板,举办诊断报告汇报会,创新速赢项目评价机制,使项目落实及时、真实、更具活力。
与此同时,中州铝业还以班组自主管理创新为平台,开展班组降本增效活动。2015年,中州铝业359个班组中227个参加活动,人数达2100多人,占班组总人数的55%。班组降本增效项目公司级26项、厂级50项、车间级108项,经过不同层面评审的基层降本增效项目达150多项。
去年年末,在中州铝业运营转型现场观摩会上,资源管理站破碎车间南旋回片区设备OEE管理移动爆炸点成为中州铝业的标杆。氧化铝厂成品二车间在没有外来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发动员工、集思广益对薄弱点进行改善,压滤机产能由原来的每班6吨升至8吨,洗水消耗由10吨降至6吨,年化效益400余万元……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中州铝业负责人在看到现场班组利用运营转型实现降本增效的硕果累累后,高兴地说:“创新不一定要多花钱,只要用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迈进,中州铝业的面貌一定会有更大的变化,本质盈利一定会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