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给孩子报销20万元的医药费,大病医疗补偿又前前后后补了5万多元,这对俺家来说太重要了!”日前,武陟县嘉应观乡的郭先生来到该县新农合办公室为女儿文文领取新农合大病补偿款,并咨询了2016年新农合大病保险相关政策。
去年,15岁的文文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从此,父母便带着她踏上了求医路。记者从该县新农合办公室的住院花费清单上看到,去年文文先后在焦作和郑州几家医院住院治疗,共计花掉医疗费40多万元。
按照市政府去年年初提出的持续提升筹资水平、巩固新农合35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的要求,去年,新农合基金分6次共为文文补偿医疗费20万元。
享受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的农民还有很多。去年,我市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将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其中,中央、省、市、县财政分别负担216元、82元、32元、50元。2015年,我市有260.86万人参合,参合率达98.70%。随着筹资标准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偿比例也不断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方面,为充分发挥新农合、医疗救助的协同互补作用,逐步建立稳定的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就医负担,我市巩固新农合35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凡符合保障范围的病种,新农合按照规定比例对限额内的实际医疗费用予以补偿,不设起付线,不受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和基本诊疗项目目录的限制。据统计,2015年有2156人次享受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偿,补偿金额为2072.32万元。
除了新农合补偿部分,为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我市全面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确保参合农民可享受大病二次报销。去年,我市对大病保险政策进行调整,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并重点落实参合群众补偿工作。去年全年累计补偿7881人次,补偿金额2451.83万元。
在提高新农合补偿标准、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同时,去年我市进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市本级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提高至44元,县市提高至40元。
去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规范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10项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和特需个性化服务。组建了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实行分片包户,为居民提供主动、长期、稳定的服务。去年全市实际签约家庭5.3万户、23.6万人,签约率在20%以上。在各县市推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的家庭责任制医生制度,签约家庭9.9万户、40.3万人,签约率达15.5%,群众享受到了健康保健、求医问药等更多实惠。
此外,去年我市还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结婚对数3.35万对,婚检率达到67%;全市农村孕妇住院分娩人数3.03万人,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为孕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16.5万余瓶,完成率66%;城市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达96.07%以上,农村达96.07%以上,常规预防接种完成1022853剂次。
【计划】
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40元,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确保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积极实施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成效】
2015年,我市市本级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提高至44元,县市提高至4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380元,260.86万人参合;全市新农合基金累计支出113267.71万元,享受补偿的参合农民1751.21万人次;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全市婚检率达到67%,全市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