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焦作分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的早期血管内溶栓、脑疝昏迷等危重疾病的救治。
目前,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已成为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近日,记者邀请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向大家介绍脑中风的八大认识误区,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防治脑中风。
误区一
输液预防脑中风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这种输液预防的方法是有效的。单靠短期静点一两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已经有脑中风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降血脂药物才是最佳选择。
误区二 脑中风无法预防
在脑中风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中风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大脑中风的来临,必须及时到医院治疗,不可延误。
误区三 年轻人不会得脑中风
现在,脑中风已经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是年轻人远离脑中风的关键。
误区四 血压正常不会得脑中风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病患者容易得脑中风,高血压病是导致脑出血和脑梗塞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中风,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高血压病患者少得多。
误区五 血压正常时可以停药
很多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到正常就立即停药。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平时应注重平稳控制血压,避免血压出现大幅波动。
误区六 瘦人不会得脑中风
与胖人相比较,瘦人得脑中风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会患上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误区七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在得知血压高后,往往很着急,希望能很快把血压降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让人感到头晕、乏力。如果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塞。
误区八 脑中风治愈后不会复发
脑中风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脑中风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因此,脑中风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本报记者 王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