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央和省级媒体采访团莅焦 采访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欢欢喜喜过个年 党报记者走怀川
温县:特色招商活全盘
武陟:生态发展绿满城
凝聚精神力量 唱响时代强音
图片新闻
乡村春晚闹新春
省新春气排球联谊赛在我市举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陟:生态发展绿满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为使城市生态建设全面转型升级,该县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成立了指挥部,制订了实施方案,对72项创建任务和16条城区主干道进行任务分包,做到组织领导、任务目标、宣传发动、群众参与、责任落实、督促检查、环境创优“七到位”,形成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强大合力。

  完善“绿肺”功能

  打造“绿点”。该县先后建成630亩的龙泉湖公园、487亩的仰韶文化公园、近1000亩的覃怀公园,兴建武德广场、迎宾苑、龙兴苑、怡心苑等19处广场公园,管理面积3000余亩,实现了“绿在城中、人在园中”的目标。同时,把地方文化符号和城市特色融入园林建设之中,为园林绿化注入了活力。

  建设“绿线”。该县突出抓好道路绿化,坚持“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原则,建成红旗路与和平路的法桐、黄河大道的国槐、沁河路的女贞、兴华路的栾树等特色乔木景观,县城一条条绿色廊道逐渐呈现;在龙源路、詹泗路等主干道建成宽14米的绿化带,城区道路绿化率达100%,“绿廊交织、一步一景、植物多样”的生态格局初步形成。

  扩展“绿面”。该县组织开展“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单位和群众养花种草、拆墙透绿、腾地造绿、见缝插绿,建成了县交通运输局、水木清华等52个环境优美的省级和市级园林单位(小区),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面积68.08万平方米,绿地达标率达95.79%,并抓好老城区绿化统筹,倾力打造生态优美的人居环境。

  构筑“绿屏”。该县通过义务植树造林、鼓励大户承包造林等措施,先后在黄沁河滩区和郑云高速、郑焦晋高速公路两侧等地造林绿化4.3万亩,建立了完整的生态造林体系。积极发展苗木产业基地、风景林和农田林网,苗圃面积达4.1万亩,构筑了城郊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

  形成持续机制

  “我们通过生态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和产城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城市生态化,目前已形成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武陟县委副书记、县长秦迎军说。

  完善城区基础设施。该县投资1.4亿元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并对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县城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万吨;整修改造二干排河道,完善城市雨污管网,实现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全收集,达标处理率达100%;新建城区公厕73座、垃圾中转站15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5%。

  拉大城市生态框架。该县初步搭建了5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架构,谋划了“回”字形城市路网,搭建框架路、完善区间路、打通“断头路”、整修背街小巷,把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脉络,将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随着郑焦铁路正式运营、郑云高速即将通车、投资9.6亿元的S104改线工程将于今年10月竣工,该县生态环境与城市框架同步建设的新模式将为区域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建设生态湿地项目。该县引进建设大封镇黄河湿地公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分为花卉观赏、机械乐园、水上游乐、婚庆度假、黄河湿地五大功能园区。项目建成后,武陟县域生态建设将进一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