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春节期间,伴随着“互联网+”,各种新消费元素凸显,不仅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大便利,还催生了一些新经济现象。
1
“行李经济”
在广州工作的司女士,每年春节回焦作老家,都要拎几大包年货,赶火车、转汽车,奔波千里,疲惫不堪。最多的一次,司女士夫妇提了2个皮箱、4个袋子,里面除了随身物品,更多的是买给亲友的礼品。而今年春节回家,司女士一家随身几乎没带多少行李,网上订购的年货乘坐物流快车比他们还先到家呢。
春节前,电商们各显身手,推出各类“年货节”活动,尤其是“让年货先到家”的承诺非常吸引人,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行李经济”。阿里巴巴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年货节”期间,13.66%的订单发生明显迁徙,大约2.8亿件年货加入了春运的迁徙大潮。
“这是妈妈的韩国化妆品,这是侄子的车厘子……”年前农历腊月二十七,司女士到家后拆开年货包裹,把礼品一件件分给大家。
“年货节”不仅让很多像司女士这样家乡在农村的人享受到了“洋货”,也掀起了城里人买“土货”的热潮。博爱县的沙艳琴把自制的牛肉丸子卖到了北京、上海,温县的王海把铁棍山药卖到了全国各地……据统计,阿里巴巴“年货节”期间,贵州辣椒酱5小时卖出8万瓶,苏北土鸡蛋2小时卖出3万枚,洛川苹果11小时卖出9万公斤……
记者点评: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随着物流能力的提升,“行李经济”不仅能实现广大农村的消费升级、缩小城乡差距,还能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进一步拉动内需,更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微商队伍越来越壮大。
2
“分享经济”
今年春节前,在我市某企业工作的洛阳市民小雷,通过朋友圈发来的分享信息,联系上一个开车回洛阳的老乡,约好了时间地点,顺利趁着老乡的私家车回到了家。
像小雷这样拼车回家的人不少。滴滴快的公司推出一种新的城际拼车服务,利用一种运算法则将乘客与车主联系起来,并计算出旅程所需的费用。据了解,今年春节全国有上百万人通过滴滴快的拼车回家,约9%司机没有收费。拼车这种“分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的巨大压力。
生活中,像这些愿意分享自有多余资源的人、愿意参与分享的人越来越多。春节期间,市民李先生让朋友免费居住了自己在海南的房子;市民王女士家WIFI密码设置简单,方便有万能钥匙功能的手机用户免费使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了“分享经济”,指出这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闲置资源,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
记者点评:目前,在美国,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分享经济体”给用户带来了出行、住宿的高度便捷;在中国,以滴滴快的、WiFi万能钥匙为代表的“分享经济”也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关注。在拼车、拼房等“分享经济”的背后,是节约、便利的生活缩影,也期待更多人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从“分享经济”中捕捉到更多的创业机会。
本报记者 赵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