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核心提示
春节长假已过,您是否还在怀念春节幸福团圆的滋味、想念一起玩乐的同学和朋友、担心家里的空巢老人,甚至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如果是的话,那么您很可能患上了节日综合征。
本期的网谈话题和广大网友一起谈谈节日综合征,也请相关专家为网友支招解惑。
过年应酬多 肠胃伤不起
“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走亲访友,朋友聚会有时候都得赶场,天天喝酒真是伤不起啊!”就职于某房地产公司的网友【齐天小圣】说,春节期间,许多同学从外地赶回来过年,一年就见一面,所以格外亲切,聚在一起难免就会多喝两杯,走亲戚又少不了喝一场,几天假期下来,肠胃真是受不了。
过年期间,每家每户餐桌上都是鸡鸭鱼肉等荤菜“唱主角”,新鲜蔬菜成了“配角”,这也使得不少人的肠胃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问题。
网友【花海】说:“春节期间几乎没在家做过饭,不是在双方父母家,就是在其他亲戚家。虽然我不喝酒,但是除了早饭以外,午饭和晚饭都是大鱼大肉,再加上瓜子、花生、杏仁等干果,油性太大了,几天下来,总觉得胃里不舒服。”
2月17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医院发现,因消化不良等引发肠胃疾病的患者较多。据了解,春节期间,市区各大医院平均每天因肠胃疾病就诊的就有几十人。解放军第九十一医院医生石威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们医院最多时一天接诊40余名患者,这些患者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饮食过量,食物种类杂乱、过于油腻,导致胃胀、胃酸等症状;第二种是因食物储存不当,食用后引发了急性肠胃炎;第三种是饮酒过量引发的胃炎。他提醒广大网友,要尽量控制饮食数量,以清淡饮食为主,调整好作息时间,并适当增加运动。
儿女踏上返程路 空巢老人受不了
媒体报道,2月10日晚,山东淄博火车站,一位旅客在前来送别的父母面前突然跪地不起,对着父母磕起了头,满头白发的老父亲伸手抹着眼泪……感人的一幕让人唏嘘不已。
报道称,该跪地男子今年46岁,家在淄博,自己在北京工作。其父母都在80岁左右,独自在家,是典型的空巢老人。
亲人离别,情深如此,感同身受。春节前朝思暮想盼儿归,短暂的天伦之聚后又要依依惜别,很多空巢老人心里往往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如果加上病痛的折磨,这“分离综合征”很可能就是对空巢老人的致命一击,甚至发生老人想不开而自杀的极端事件。
网友【小勺子】感慨:“春节期间,应该多陪陪父母;春节过后离开家,也要记得多和父母打打电话,多开导老人,以免老人深陷‘分离综合征’中不能自拔。”
“有了家中老人的期盼,回家过年才更有意义,我们的回家路才能走得一路温暖,离家在外打拼也才更有奔头。”网友【星星点灯】说。
孩子收心难 家长很头疼
春节长假里,很多事情变得没有了规律,如不按时睡觉和起床,肉食点心饮料吃喝无度,玩疯了的孩子该如何面对开学的生活?着实让家长伤脑筋。
网友【FEEI箐箐】的孩子今年5岁半,读幼儿园大班。大年初八这天早晨要去幼儿园,可任凭其怎么叫,孩子就是不起床,最后干脆哭着闹着不去幼儿园,导致她上班迟到。她无奈地说:“过了个年,孩子以前养成的好习惯都没了,弄得我们当家长的头都是大的。”
网友【小溪潺潺】说,她的女儿平时挺乖巧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过了春节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全家人连哄带劝,就是不中。真不知道该咋办?
对此,市实验幼儿园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序红解释,因为假期没有明确作息时间,很多孩子玩得太疯,晚睡、少睡,然后赖床不起,不良的生活方式打乱了孩子原来的生物钟。孩子在节日里随父母走亲访友、旅游、聚餐频繁,丰盛的菜肴使得孩子无休止地放纵胃口,甚至有的出现腹泻、发烧、感冒等,身体不适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长假在家没有纪律约束,孩子思想上很容易产生惰性,节后回到学校,要再次经历重新适应环境的过程,孩子心理上难免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重塑好习惯、恢复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