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邮箱:jzrbsp@163.com。
从今年1月起,杭州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联合推出“悦读服务”。只要读者出示标有杭州住址的身份证或市民卡,并下载一个手机客户端,就可在新华书店里借走想看而图书馆里没有的新书。读者借阅的书籍,由杭州图书馆埋单。
在新华书店借书,由图书馆埋单,这绝对是一种新颖的图书借阅方式。此前,我们只知道可以到新华书店买书或“蹭书”,还没见过去那里可以借书。现在,杭州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无缝对接,联手向市民推出“你借书、我埋单”服务,拓展了服务空间,提升了服务效能,可谓一举多得。
一则,此举给读者创造了借阅便利。以往,不少读者深感在公共图书馆往往借不到好书,或者借不到自己想看的新书、热门书,有时从系统上查询到图书馆拥有的图书,在书架上却怎么也找不到。而书店借书图书馆埋单,则拓展了借书阵地,给读者创造了便利,便于他们及时阅读到一些新书、好书、热门书,能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二则,此举给图书馆节省了工序,并可避免图书资源闲置。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都是依照采、编、藏、借四大流程来服务,使得一本新书从采购到被读者借阅,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费事不说,采购回来的图书往往是“大锅乱炖”,各类图书都采购一些,未必适合大多数读者的关注点和阅读趣味。有些馆内藏书无人问津,从新书闲置成旧书,恐怕正缘于供需滞后与脱节。而书店借书图书馆埋单,则把采购图书的权利交给了读者,类似于“私人订制”。当读者变成了图书馆的“采购员”,便能采购回读者真正想看的图书,必将提高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及“用户黏性”,也有利于图书馆将有限的购书经费,花在“人气图书”上,而不是花在“睡大觉”的图书上。
三则,对新华书店而言,读者借走的新书由图书馆埋单,基本没有损失,况且,能借的图书都是图书馆没有或存量不够的,并非书店所有书都能借阅,到书店挑书借书的读者越多,书店就能卖出越多的图书。无形之中,这一创新激发了民众的阅读潜能,有利于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读者在书店借书,图书馆为其埋单虽是多赢之举,但它到底能走多远?据报道,截至2月14日,已有25000多册图书从杭州新华书店被借走,春节期间的借书量更是每天攀高,最多一天借出1500多册!随着借书量不断增多,图书馆采购图书的经费势必大大增加,会不会捉襟见肘,最终难以为继?图书馆的采购经费是有限的,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无限的,如何以有限经费确保这一创新之举走得更远,是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