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 阳 城 上一版3
一串沙棘醉我心
元宵即景六首
公 示
元宵夜
难忘那年春节
闹元宵
元宵节四首
西风里的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风里的暖
——萧西风诗歌近作赏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白衣飞霜

  西风不都是料峭,也有一种暖。萧西风的诗里就有一种暖,彰显着心灵的温度。

  萧西风值得重视,像今天的人们需要注重精神生活,注重营造诗意情怀一样。在喧嚣的当下,一个年轻人能偏安一隅,对着乡村和自己的心灵,对着自然和生命,对着青灯古卷和琐屑的生活而喃喃自语,确乎难能可贵。

  萧西风是明亮的,幽幽的明亮里又有一种淡淡的暖意。在腊月,他倾听着“冰与冰撞击出来的声音”,用内心的火焰歌唱:“炉火正旺,数一数日子/数一数,去年落下的花瓣,落下的叶/我想让它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回到枝头”(《腊月》)。

  萧西风又是细腻的。心灵细腻,才能洞幽烛微,看到被生活的粗糙遮蔽的部分。他这样赞美一朵冬天的花:“花咬着冬天,咬着雪/咬着厚实的冰层,阳光/无法躲开你的芬芳”。一个“咬”字写出了花的万般情态,道出了芬芳的“花语”(《一朵花在冬天》)。萧西风还有花香弥漫的句子:“一个人的旅行,必须有一匹白色的马/逆风而行,马蹄踏过的地方/种一路鸟鸣和花香,留下一片片云/雨落与飘雪,也留下”(《旅途》)。一颗渴望到远方的心灵,积极、阳光、丰富、瑰丽。“雨落与飘雪,也留下”一句中的“也留下”三个字妙不可言,透着博爱、透着从容、透着任性、透着智慧,是属于诗人的那种心智的灵光。这种灵光,足以照亮诗行,足以使平凡的文字萤然闪烁。

  无论长歌,无论短吟,萧西风总是在有滋有味地诉说。他看见一粒米“在黝黑的土地上翻腾/以明亮的姿势跳跃”,觉着了“粮食的骄傲”和“一粒米的幸福”(《一粒米的幸福》)。他透过生活的枝杈,看到了一棵皂角树的忧伤,在命运的闪电劈出的黑洞旁,裸露着巨大的孤独和千年的忧伤。而皂角树依然心无旁骛地生长,无论尊卑,不惧风雨,它在风中“摇落的皂角子,轻轻地打在地上/崭新的水泥路面,被砸出细小的坑”(《一棵皂角树的忧伤》)。依靠着一种传统文化力量的推动,在不比古老的土地酥软的现代型的水泥地上,萧西风硬是借用“皂角子”,砸出点点乡愁。

  不说技巧。尽管萧西风的诗歌不乏技巧。但我固执地认为,技巧带来的文字的润泽远远抵不住灵魂的光辉。好的诗歌都是心灵的絮语。重读书、重体验、重反思,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一个没有生活历练、没有经过一次次文化洗礼的人,一个不会真诚做人、缺乏感恩人生的人,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敢漠视的人,一个对自然、对世界、对天下众生的一切都麻木不仁的人,如何倾听到内心的声音?

  有感于此,我写了这篇“西风颂”。愿新的一年,诗人能在现实与梦幻的天空,飞得更高。愿所有的诗歌作者,不管是铜琶铁歌般的豪放,还是小桥流水般的婉约,都能始终坚持用心灵吟唱。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