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资金3480.23万元,涉及20多个街道、161条背街小巷,整治道路总面积13.72万平方米,整治排水管道11242米,安装路灯838盏,增加绿化面积2755平方米……近日,随着第三批整治任务主体工程的全面完工,我市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完美收官,惠及10余万户居民。
“整治背街小巷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决策。群众的要求就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背街小巷整治事关群众生活质量,一定要高标准整治,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满意工程。”市委书记孙立坤在整治背街小巷之初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如果说主次干道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这座城市的“里子”。2012年10月份以来,为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和谐宜居的街巷环境,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列入民生工程来抓。市城管局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各城区掀起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高潮,做实做好这项“里子工程”。
2月18日,在市城管局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办公室的电脑里,记者看到了工作人员收藏的背街小巷整治前的照片,100多条背街小巷路面坑洼积水,有的甚至形成肮脏的小水沟,街巷两侧道沿石也严重缺失。
“背街小巷不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居民美好城市生活的基础。把城市的‘里子工程’做实做好,是为了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市城管局局长杨廷中说。
2013年,解放区民生街道民生街、山阳区新城街道恩华路、中站区李封街道衡苑中巷、马村区马村街道水采东街等76条背街小巷被列为我市第一批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拉开了“里子工程”的大幕。
“要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高标准整治,把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要加强管理,共同维护整治成果;要对整治工作进行公示,畅通民意渠道,认真倾听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小平说。他和副市长魏超杰多次到整治工程现场察看,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也多次听取整治情况汇报,协调解决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什么样的背街小巷才能列为整治对象?都有哪些整治内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广大市民予以高度关注。为了充分听取民声、察访民情,市城管局全面督导落实背街小巷整治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收集市民对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群众为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出谋划策,并对街巷整治名单、整治内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为保证背街小巷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市城管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背街小巷进行实地勘查,细化各街巷整治工作任务、目标、标准和完成时限。
“这个雨水篦正冲着楼道口,能往旁边挪挪就更好了。”“这个路灯正对着居民卧室窗口,晚上会影响居民睡觉。”……市城管局充分听取所整治背街小巷周边居民的呼声,并将此作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落实惠民政策的工作原则。
同时,该局以周检查、月通报、季评比的方式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加强工程质量考核。
在每一批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完成之后,市城管局都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活动,对照整治任务和要求,对背街小巷的工程质量、路灯设施、环卫保洁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为确保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解放、山阳、中站、马村四城区每年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民意调查活动,对背街小巷整治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在社区群众中大力宣传综合整治的意义,形成了“四方联动、条块结合、整体推进、良性互动”的整治格局,为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街巷旧貌换新颜。原来的破烂路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水泥路;脏乱的街道变得整洁了,清洁人员成了街巷里移动的风景;家门口夜晚亮堂了,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群众家门口的路,也照亮了群众的心。“自从我市启动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后,恩华路被列入第一批整治对象,安上了路灯,路面修得平整结实,路两侧都安装了果皮箱。现在的恩华路真好!”山阳区新城街道恩华路居民杨国五高兴地说。
市城管局副局长蔡仁明说,三年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由于封闭施工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但居民对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给予了配合,有的居民还主动帮助整理场地,和工人一起修整路面。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是一项牵涉多方面的复杂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161条背街小巷虽已整治,但长效管理不能松懈,各城区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狠抓制度落实,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创建舒适、优美、文明、和谐城市为契机,向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魏超杰在检查我市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