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风火流星等古老民间艺术在元宵节“复活”
布拉特即将推出自传《足球使命》
奥运期间里约宾馆最高涨价九倍
奥沙利文击败罗伯逊 四夺威尔士公开赛冠军
“北京冬奥一代”初登国际舞台交出精彩答卷
舞台秀《CAVALIA·舞马》将登陆中国 由马的发展史回溯人类文明史
《继承者们》将拍中国电影版
中信银行焦作分行2016年春季社会招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火流星等古老民间艺术在元宵节“复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新华社太原2月23日专电(记者晏国政、马晓媛)一条一米长的软绳,两头各拴着一个装有燃烧着的木炭的铁丝笼。看似简单的道具,在贾天仓手指间、腕部、嘴上被耍得上下左右飞舞,笼中木炭借风变红,时不时还飘散于外,火花四溅,在夜间犹如一条条火龙绕人翻滚。

  这项民间艺术名叫“风火流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东街村村民贾天仓就是其代表性传承人。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前后,贾天仓和他的伙伴们在太原市的食品街、美术馆等地接连表演风火流星绝技。每到一处,都赢得数百观众掌声阵阵、惊叹连连。贾天仓高兴地说,感觉这项技艺又“活”了。

  在晋源当地,风火流星又被称为“火流星”,是一种集传统杂技与武术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形式,创始于明末清初,原本用来在社火表演中“打场子”,近年来成为独立表演的艺术。

  59岁的贾天仓自小就痴迷于风火流星的表演。由于长期处于高达近千度的炭火下,贾天仓的头顶有多处炭火灼出的伤疤。近年来为了推广这一技艺,他已花费20多万元,引来子女诸多埋怨。尽管如此,贾天仓仍痴迷不悔,并创造了双手舞动的技巧以及“小媳妇推磨”“嫦娥奔月”等新玩法。

  然而,克服重重困难、在技巧上日臻完善的贾天仓,近几年内心的担忧也越来越重。“主要是日常缺乏展示的平台,吸引不了新鲜血液的注入。现在我虽然有三四十个徒弟,但坚持下来并练得精通能够上台表演的没有几个。”他说。

  今年元宵节期间,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组织贾天仓和皮影等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在人流集中的食品街连续展演了三个晚上。2月21日和23日,太原市文化部门还围绕“印象老太原”这一主题,分别组织了两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除了贾天仓的风火流星,山西面食制作技艺、太原锣鼓、清徐徐沟背棍、二鬼摔跤等非遗项目,均进行了充分展示。

  太原市文化部门负责人说,在传统佳节举办的这些展示展演活动,为普通民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的平台。通过非遗展示,让人们真切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唤起大家共同的文化记忆。

  一些民间文化人士表示,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传统佳节为部分古老民间艺术提供了“复活”的机会,但这种节点式的“复活”更应当演变成常态化的“复苏”。

  “我们期盼各级政府在平时也能够搭建更多平台,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非遗项目,进而学习和传承好祖辈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贾天仓说。

  图为风火流星表演现场。

  (本报资料照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