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修武:养生福地成就绿色发展
推动景区转型提升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全民动员 大地添绿
社区居民贴心人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 座谈会召开
今日看点
高奏旅游业发展交响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奏旅游业发展交响曲
本报记者 高新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十二五”期间,焦作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48亿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7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1.2亿元,每年增速均在11%以上,旅游经济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动员旅游市场主体开行“云台山号”北京、武汉系列旅游专列和“青天河号”系列旅游包机213趟(架)次,焦作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四次荣获“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顺利入选“二十大最受关注国内旅游城市”,焦作城市影响力逐年攀升……这是我市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结果。

  要想保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开始就必须有良好的发展布局。“十二五”期间,我市编制完成《焦作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提出了构建“一心四带六节点”(“一心”即焦作国际旅游城市,“四带”即南太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带、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沁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六节点”即修武、武陟、温县、博爱、沁阳、孟州旅游服务节点)的发展大框架。

  2012年3月,市委、市政府顺应旅游发展大势,召开了高规格的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动员大会,印发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意见》《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行动计划》,举全市之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工作由此全面展开。同时,我市特邀国内外旅游专家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市场、资源进行客观分析、准确定位,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焦作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科学指导。

  我市以规划为指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十二五”期间投入80亿元,积极推进云台山园区、青天河(月山寺)园区、神农山园区、太极拳园区、黄河(嘉应观)园区、圆融寺园区、妙乐寺园区、韩愈园区、影视园区、北部沿山园区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

  如今,云台山云台天阶饭店、巡返大庄园一期工程、圆融寺罗汉洞和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一期工程、青天河观音峡提升工程、神农山大型生态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陈家沟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演武大厅和王廷文化广场、嘉应观风情大道和大型生态停车场、七贤民俗文化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圆满完成并投入使用,云台山百家岩综合开发工程、青天河休闲度假中心、神农山生态园林度假区、妙乐寺遗址核心区建设、陈家沟太极文化生态园、武陟鑫居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项目顺利推进。

  我市旅游产业不断提档升级,最直观的就是道路和旅游景区。为了给游客提供顺畅、舒畅、欢畅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我市不断充实景区内容,完善景区功能,增强景区活力,积极打造国际旅游产品体系。

  云台山景区围绕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2013年9月26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使云台山在景区规划、管理、建设、保护等方面有法可依,这也意味着云台山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有了坚实的基础。同年12月,云台山景区顺利跻身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列。五年间,云台山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化景区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等,在全国自然山水景区中名列前茅。

  青天河景区对照AAAAA级景区标准,在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通信、购物、环保、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整改创建活动。2011年5月5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青天河景区为焦作市云台山——神农山(AAAAA级景区)扩展部分,青天河景区正式跻身国家AAAAA级景区行列。同时,焦作影视城、温县陈家沟、圆融寺相继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石佛寺获得国家AA级旅游景区称号。

  随着旅游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紧抓软件提升不放松,强力实施旅游标准化带动战略,加快旅游服务业上档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5年间,我市先后编制《焦作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焦作市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提出了今后5年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出台《焦作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在标准化普及方面,我市分行业、分专业、分层次进行旅游标准化培训2000多人次,编印《旅游标准化资料汇编》2000余套、旅游服务标准化专业培训教材7000余册,印发旅游标准化基础知识读本1000册,购买《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建立实务》400本,加强全市旅游相关行业的培训和交流,打造了一支旅游标准化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同时,我市采取树立标杆、鼓励先进、试点先行、全行业覆盖的模式,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购物场所、娱乐场所、旅游汽车公司、旅游汽车站8个业态中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科学制定和完善地方标准,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建立特色化的企业标准。

  据了解,云台山景区编制的《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标准。该景区主导编制的《河南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范》《景区内部旅游客运交通管理规范》成为河南省地方标准。

  2014年12月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2014~2015年度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公示结束,云台山景区从全国通过评估验收的176家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全国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城市服务功能,我市先后在焦作火车站、东方红广场等处设立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在市区主要道路设立了30多个旅游信息咨询点,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通往各景区的主要道路旁增设了旅游指示标志牌,新建了一批星级旅游厕所,改造提升了城市旅游厕所,全面提升了焦作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2012年5月,焦作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2012年12月,国家标准委把焦作市确定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市。2013年11月,我市顺利通过河南省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验收。2015年1月,我市又顺利通过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终期现场评审,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和知名度经济。我市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凤凰网等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宣传、展示焦作旅游形象,扩大焦作旅游知名度,先后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30分》《中国新闻》《今日关注》等栏目推出焦作旅游整体形象广告。

  我市首部旅游微电影《爱如初见》在优酷、新浪、土豆等知名网站上线后,获得了1200余万次的点击量,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追捧。焦作旅游的知名度持续提升,我市成功跻身“国内20大最受关注旅游城市”行列。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我市相继开行了“云台山号”北京、武汉系列旅游专列和“青天河号”上海旅游包机,来自泰国、韩国等国家的包机有213架次。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科学制订近期、远期行动计划,通过与境内外大型组团社进行战略合作、积极参加大型国际旅游展、举办多层次的旅游推介交流活动、与国际性旅游机构加强合作、举办好大型国际性节会等措施强力开拓国际客源市场,提升焦作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接待境外游客146万人。

  我市坚持依法治旅、依法兴旅,逐步完善旅游、公安、工商、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我市积极打造《旅游法》普法宣传平台,在焦作日报开设《旅游关爱之窗》栏目,在全省率先开通旅游执法官方微信。

  在强化依法治旅的同时,我市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成立了焦作市旅游协会,建立了旅游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促进了旅游企业的相互监督、规范完善和自我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旅游安全事故,游客投诉率始终保持在0.003‰以下。

  我市还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擎、先行和带动作用,让更多的老百姓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我市实施了旅游精准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修武县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云台山镇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博爱县青天河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工作典范。修武县、博爱县更是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工作。2015年底,我市启动了旅游年票民生工程,全市人民持年票畅游焦作即将成为现实,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步伐再次提速。

  据悉,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30家、旅行社109家、A级旅游景区12个,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全市上下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共享旅游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焦作旅游产业已走上了现代化、市场化的复合发展之路,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