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业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孟州市网络经济破浪前行
我市将组团参加第十届投洽会 广泛征集电商行业展览展示素材
三农“触电”后
牵手“驴妈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互联网+工业”促“两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农“触电”后

作者:本报记者 赵晓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核心提示

  “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以一个小村庄为点画个圈,方圆几十里就是全村人十几年前的眼界。现在,守着一台电脑,不用出门,不论买东西还是卖东西,鼠标一点就成了,方便得很,这电商真是好。”近日,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的“山药哥”赵作霖如此感叹。几年前他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到村里,成了卖焦作铁棍山药的网络红人。

  随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三农频频“触网”,很多人对此“一网情深”。

  1

  小村庄:跳出“金箍棒画的圈”

  “假如以前的小村庄是金箍棒画圈的起点,那么现在的小村庄依靠网络,早已跳出了那个圈。”修武县电商达人项宁对记者说,他大学期间就在家乡创建了电商平台修武掌合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专业超市订货平台,帮助修武县农村超市订货,不仅解决了农村众多超市坐等推销员上门送货、品种有限的问题,而且进货价格更低、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如今,苏宁云商与市供销社联手打造的“苏宁易购O2O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项目”,在6县市、30家基层供销社网点开展示范推广,将焦作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纳入苏宁自营采购体系和特色农产品招商体系,拓宽了我市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2

  农产品:“腾云驾雾”到各地

  去年8月4日,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对农村淘宝开放端口并免费提供流量,国内共有12个县市被选中,孟州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县市。开放当天,孟州市农产品线上销售取得了37个小时5万个订单的全国纪录,平均2.7秒一个订单,在全国12个农产品上线试点县市中名列第一。

  我市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腾云驾雾”般销到了全国各地。去年,博爱县和腾讯、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网络大咖建立合作平台,孝敬蔬菜、博爱樱桃由往年的销售平平变为网络抢购、实地采摘,真正解决了农产品供销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云书网焦作特色馆”建成运营,通过1+1+X(即一个平台、一个区域运营中心和若干个乡镇社区服务站)的运营模式,在各县市区建设了11个O2O体验馆,上线我市特色产品243种。

  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300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1000个农村电子商务购物中心。届时,我市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插上翅膀,飞向全国各地,也必定会有更多农民利用互联网开启智能种田,发展现代农业。

  3

  农民:“筋斗云” 翻回小村庄

  像“山药哥”赵作霖一样,一个“筋斗云”从城市翻到农村,利用电商发展大好时机自己创业的大有人在。孟州市大定街道东韩村村民马婵娟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开了一个“村淘店”,首月营业额就突破了40万元,成为孟州的明星“村淘店”;另一位村淘合伙人侯慧,成功通过“村淘店”卖出了3辆轿车……

  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看好广大的农村市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启了电商新生活。“选择和老公离开大城市回乡创业,每天都能和家人在一起,满满的都是幸福感。”马婵娟说。

  三农“触电”,电商进农村,农民不仅有了钱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