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
新春伊始,山西省经信委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工业”的实施意见》,开创全省工业领域“互联网+”新局面,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根据《关于推进“互联网+工业”的实施意见》显示,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互联网+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释放;建成以太原为中心,覆盖中部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培育一批信息通信技术领军企业,建成一批“互联网+工业”的试点示范企业;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持续开展,建成一批面向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促进创业创新方面,山西省将促进工业组织模式创新。支持领军企业和投资机构开设创客工场、创客学院、创客基金与众筹平台,搭建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客提供一站式、低成本、全要素公共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山西还鼓励和引导中小制造企业广泛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的新媒体品牌推广、网络精准营销以及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体验式营销,发展个性化营销、精准营销、创造需求等新型营销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山西省将培养造就一批本土优秀企业家和中高层管理者;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设立培训机构,或与科研院所(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组织“互联网+工业”专业培训,适应“互联网+工业”发展新模式。
记者观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汇聚新优势和新动能。山西实施的“互联网+工业”,无疑是一个促进“两创”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很好着力点。传统工业企业想嫁接互联网,必须面对两大挑战:一是线上线下冲突。面对不可避免的线上线下冲突,传统企业管理者应有一个共识,与其让别人来拿自己口袋里的东西,不如把自己左口袋的东西放到右口袋,但在营销手段上尽可能不跟传统渠道形成太多冲突。在产业组织变革上,传统企业应改革机制,重造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二是人才之困。多数传统企业在嫁接互联网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人才缺失。对此,传统企业应选择两条腿走路,一边是培育人才,自己“造血”,另一方面是吸纳一些很好的专业人才加入到企业团队中来。